中央和省市媒体密集关注 镇海“文化耕基+科创活力”齐头并进

发布日期:2025-08-08 08:31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近期,镇海在“文化特派员”助力文化耕基、科技研发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频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关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头条以及《宁波日报》头版纷纷予以报道。

8月1日,《光明日报》专篇报道澥浦镇十七房村的蜕变。杜海君作为宁波首批文化特派员进驻以来,该村依托宁波“文艺两新”联盟资源建立创作实践站,创排儿童话剧《古村乡情代代传》,借助“星耀四明”展演活动实现全域联动,3至6月带动超6000人次参与,让古村文化焕发新生。

同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报道《宁波九龙湖:既有乡村美景 也有体验场景》,聚焦由镇海区文化特派员王泽闻设计的文旅IP“龙九九”带动乡村经营户增收,秦山露营基地转型综合营地后周末常“爆满”,通过“自然文化为根、IP为干、业态为枝”的发展模式,让乡村既有美景更有体验。

8月2日,《浙江新闻联播》头条报道《建成“20+”中试线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高效推进成果产业化》,将镜头对准坐落在镇海区的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报道提到,该中心通过构建完整的中试转化链条,成功突破新材料领域“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瓶颈,其创新模式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镇海样本”。

科技创新的活力同样体现在农业领域。8月4日,《宁波日报》头版刊发《“甬冻”魔力,让农特产品“青春永驻”》,专篇聚焦镇海企业宁波新芝冻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其研发的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以零下40℃至零下30℃冷冻结合真空环境,使农产品水分降至5%以下并锁住营养,这项手握10项发明专利的技术,不仅服务国内多地农特产品加工,还进入欧洲市场,实现了产值的稳步增长。

从文化耕基到科创活力,中央和省市媒体的密集关注,生动展现了镇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与澎湃动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