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周村“南北”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7-08 08:39 来源:镇海新闻网
字号:
分享:

夕阳浸染天际,为迎周村披上温暖的橘金色霞光。7月6日,记者走进镇海区蛟川街道迎周村,落成不久的现代化蓝领公寓与远处南片蛟川现代都市农业园的崭新连栋大棚相映生辉,在余晖中勾勒出勃勃生机。道旁新颖的太阳能路灯静静伫立,见证着这片土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幅欣欣向荣的画卷,正是迎周村深入实践“一芯两翼,南北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筑巢引凤:蓝领公寓激活北片新动能

迎周村北片,曾是低端产业的汇聚之地。面对工业产业结构单一、低小散企业聚集的挑战,以及土地资源浪费和污染的严峻情况,迎周村果断向“破烂王”宣战。近年来,村里先后清理了60多户废旧物品收购点,协助上级拆除各类违规搭建房屋、大棚3000余平方米,腾挪出有效用地约5亩。

这片焕然一新的土地,催生了迎周村盘活集体资产的关键项目——迎周村公共配套服务中心(即“蓝领公寓”)。该项目分为两期,共建设800套精装公寓及100个地下车位,可容纳近1600人居住。自2023年竣工交付以来,蓝领公寓凭借高品质租赁服务,有效解决了周边企业外来人才的居住难题,实现了“筑巢引凤”的初衷。

依托党建联建机制,迎周村党总支携手石化建安公司党委打造了蛟川街道“迎安筑新”共富工坊。以蓝领公寓为圆点,迎周村辐射建设了邻里中心、共享图书室、健身房,并创新设立“村里有粮”老年助餐点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构建起乡村服务型产业链条。

经济与社会效益随之显现,项目每年可创收148万元。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撬动村民多元增收的“金钥匙:集体租金反哺经济、集体持股共享红利(股金)、围绕公寓及配套服务业创造就业岗位(薪金)。蓝领公寓及其带动的产业链,清晰勾勒出迎周村以空间优化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共同致富的实践路径。

农旅融合:都市农业点亮南片新希望

视线南移,一幅振兴的宏伟画卷在480亩的蛟川现代都市农业园核心区展开。2024年10月,一期工程顺利完工,33座总面积达110亩的特色现代科技连栋大棚拔地而起,成为先进农业生产与农旅融合发展的崭新地标,生态林带间蜿蜒的游步道静待游人探索乡野情趣。

民生环境的同步跃升为农旅添彩。村内大力实施民生路灯“靓”化工程,引入184盏太阳能光伏路灯,结合97个市电与太阳能智慧路灯,大幅改善全村夜间照明,方便村民出行。并在丁董、郑桂等主要村道路节点精心设置景观灯带,打造出流光溢彩的迎周夜间打卡点。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休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升级改造,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逐步形成集中连片新格局。

这些精心擘画的“硬软件”,正将迎周村悄然塑造成联结周边、贯通城市的“城市后花园”,农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服务下沉:民生微光温暖和美新家园

不仅如此,迎周村的蝶变,深植于服务民生“关键小事”的沃土。

2024年,位于蓝领公寓的我区首家“村办民营”农村老年共享餐厅“村里有粮”落地运营。480平米的宽敞空间可同时容纳240余人用餐,设置64个适老化餐位。老年人按年龄和困难程度享受梯度优惠,新就业群体及户外劳动者亦可享12元暖心套餐。

2025年,升级改造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面积扩大至426.48平米,遍布防滑地砖、无障碍通道、带扶手卫浴等适老化细节。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小柏家护”,将空间划分为康养室、茶水间、活动室等,为老人提供助餐、康复护理“一站式”服务,与“村里有粮”助餐点互补。

2025年6月,迎周村启动文化礼堂改造,从村民实际需求出发,融合保留特色民俗与现代设计,打造迎周村独特文化地标。

当遍布村庄的角角落落悄然变化,迎周村进一步织密了民生保障网。

北片蓝领公寓为人才筑巢引凤,激活产业与服务;南片都市农业园孕育希望之光,点亮生态与文旅。“希望通过这一南一北两个项目,在优化土地、升级产业、改善人居的深度融合中协同重塑乡村风貌。让新老村民共同看到未来和美乡村的美好模样,实现‘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共同富裕愿景。”迎周村党总支书记钟炎表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