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星导师团”下乡 文艺名家手把手教村民排大戏
图为排戏现场。
“姐姐们,看我带着谁来啦。”近日,市级文化特派员况艳带着她的“朋友圈”,满脸兴奋地踏入了兴丰村大礼堂。今天,她要办一件大事。
自2024年6月被派驻贵驷街道兴丰村以来,况艳一直致力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在过去一年里,她面向全体村民开设兴丰艺术课堂,每月定期开展插花、非遗手工制作、绿植养护等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今年5月,她成功牵手宁波古琴学会在贵驷街道建立古琴艺术传承基地,计划为当地培养一批基层文艺积极分子。兴丰越韵社、兴丰太极拳队两支基层文艺队伍逐渐壮大。如兴丰越韵社,在2024周信芳戏剧节全民戏曲大赛中,成功晋级市总决赛。
“姐姐们热情高涨,告诉我,想要再排一出好戏,那我当然要使出全力来助力。”况艳说,村民想要什么,我就为他们做什么。
此刻的大礼堂“星光”璀璨。国乐名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宁波市政协原副主席傅丹,著名导演(国家一级导演)、宁波市歌舞团原团长王乃兴,宁波市经委原党委委员、总工程师、“乐在兴丰”项目顾问韩耀东,国家二级演员、越剧傅派嫡传弟子、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吴明娟,国家二级演奏员、著名打击乐表演艺术家张苑沁……宁波文艺界行业领袖及各领域文艺精英齐聚,组成了导师团。
面对名家,兴丰越韵社成员也毫不怯场,一出自学自演的《穆桂英挂帅》选段《升帐》在兴丰村大礼堂内完成了首秀。村民岑球君扮演的是小兵一角,虽然只是“群演”,但她的状态完全不输“主角”。双脚站定、腰背挺直、手腕发力,岑球君与队员跟随伴奏,不断调整、变换着位置。“演得很畅快,就是不太专业。”一出戏演完,她额头上已冒出了汗,眼睛却是亮晶晶的。
“大家演的是‘兵’,所以台步要走出分量。”“要用戏剧的形式来表演。”“我们可以把中国鼓加入到演出中,这样既能发挥大家的优势,还可以丰富表演形式。”导师团围绕自身专业所长,就如何将这出戏改编出兴丰村特色展开讨论。王乃兴导演尤其激动,他说村民们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潜力很大。“下周,我会带着新剧本,再来兴丰村!”
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艺“大咖”、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搭建城乡艺术桥梁,这正是况艳作为文化特派员所深耕的方向。她说,接下来将借助创编这一契机,提升村民艺术专业度、锤炼兴丰文化特色,助力兴丰越韵社登上更大的舞台,向原创性、专业性发展,成为乡村艺术队伍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