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丰村来了文化特派员和她的朋友们——一级导演驻村操刀“村剧”
图为排练现场。
“又紧张又兴奋,又能接受王导的指导了!”7月7日晚,贵驷街道兴丰村大礼堂内分外热闹。村民罗世月穿着练功鞋,在台下加紧练习台步,当晚她要扮演的是新编《穆桂英挂帅》选段《升帐》中的第二主角杨文广。而在一周半以前,她还只是个群演小兵。
主配角转换的契机,要从6月27日说起。当天,结对贵驷街道兴丰村的市级文化特派员况艳当了回“红娘”,将自己“朋友圈”里一众文艺大咖介绍至兴丰村做“导师”。
罗世月所在的兴丰越韵社是况艳培养的基层文艺队伍之一,当天,她们“秀”了一把自学自演的《穆桂英挂帅》选段《升帐》,收获了导师团的大波点赞及提议。著名导演(一级导演)、宁波市歌舞团原团长王乃兴尤其激动,当场承诺,“下周,我会带着新剧本,再来兴丰村!”
本月5日,王乃兴如约而至,带来了新编剧本。原版的《穆桂英挂帅》选段《升帐》中,主角仅为穆桂英一人,但经过近一周的重新创编,王乃兴将主角增添至两位,穆桂英与杨文广。“相当于新编后就成了一出母子戏,这是剧本里做的一处较大创新。”
不止如此,这份集合了导师团百家之长的新剧本还有别的惊喜。兴丰村内活跃着一支中国鼓队,王乃兴巧妙地将鼓乐元素融入剧中。他告诉记者,以往的越剧给人以婉转清丽的印象,但阳春白雪要在乡土扎根,就得做出改变。“这出戏讲的是穆桂英上阵杀敌,激烈的战场正需要鼓声做搭,而这也恰是村民们擅长的。”
可剧本如此之“新”,表演形式变化如此之“大”,这出戏还是越剧吗?村民的反馈最为真实。“当然了,这是专属我们兴丰村的新越剧!”村民柳凤玉扮演的是穆桂英一角,今年56岁的她自学越剧已有6年。“从前只是‘依样画葫芦’,现在有了我们自己的戏,感觉真的不一样!”
7月7日晚上,王乃兴带着村民们排练的是剧本的第二部分,展现穆桂英母子俩出征前夜。群演小兵、穆桂英、杨文广在王乃兴的指挥下,迈着小碎步依次走位。每一张脸庞上都淌着汗,可每一双眼睛都亮晶晶的。
况艳全程在台下陪同,她笑称自己是兴丰越韵社的“啦啦队长兼头号粉丝”。“不仅是‘种’文化,现在,我们兴丰村已经在‘创’文化了!这是我作为文化特派员,最为大家感到自豪的事。”况艳说,自己常常在想,在这两年的选派期内,到底能为兴丰村留下点儿什么。现在,答案已经逐渐清晰:一支优秀的基层文艺队伍,一部守正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新编越剧作品,以及要带着大家登上更大舞台。“希望这出戏能成为兴丰村、兴丰越韵社的‘压箱底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