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救助资源 精准送达关爱 镇海创新“三单”模式守护困境儿童成长
“家里的煤气灶用了好多年,总熄火,我想给妈妈换个新的。”11岁的多多(化名)向社区儿童主任道出了她的“微心愿”——为相依为命的妈妈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这份朴素的愿望,连同全区征集到的179个困境儿童“六一”微心愿,通过媒体平台发布后,迅速被爱心市民认领。不到一个月,多多家的厨房便用上了崭新的煤气灶。
多多心愿的顺利实现,是镇海帮助困境儿童享受共同富裕发展成果的一次创新尝试。“自2022年起,我们建立‘三单’模式,通过整合救助资源‘菜单’、主动上门响应‘点单’、动态拓展保障‘名单’,精准对接需求,联合各方力量为困境儿童托起希望。”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三单”模式的诞生,源于破解帮扶瓶颈的探索。三年前,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负责人陈科科在工作中发现,部门间信息不畅、救助资源分散制约了帮扶效果。“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但困境儿童需求多样,单一部门力量有限。”为此,区未保办联合14个成员单位共同破题,梳理形成涵盖临时监护、送教上门等28项服务的“困境儿童救助政策菜单”,有效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壁垒,筑牢了帮扶基础。
“菜单”在手,全区儿童主任的服务更精准了,他们主动上门排摸困境儿童家庭情况,精准“点单”匹配政策资源。招宝山街道的瑞瑞(化名)家居住环境简陋,经儿童主任“接单”后,被纳入区民政局“一户一改造”项目,家中增设了专属的儿童区域;机构孤儿小宇(化名),在区教育局协调下解决了就近入学的问题……物质环境的改善,是帮扶的第一步。
“庄妈妈,再讲一个嘛!”8岁的瑶瑶(化名)最喜欢听“爱心妈妈”庄明芬读绘本。瑶瑶父母均为聋哑人,区妇联启动的“爱心妈妈”困境儿童关爱项目,为像她这样的孩子送来了持续的温情。“爱心妈妈”们定期上门陪伴,组织星空夏令营、职业体验、志愿服务、集体庆生等主题活动。“瑶瑶现在更爱出门了,笑容也多了。”“爱心妈妈”庄明芬笑着说,瑶瑶的转变令人欣喜。
从解决基本生活难题到给予情感关爱与精神支持,镇海区的帮扶实现了从“兜底保障”向“温度回应”的深化。“点单式”服务托起了困境儿童的生活底线,绘就镇海共同富裕新蓝图。“孩子们正在被看见、被倾听、被温暖怀抱。”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份“镇海温度”正惠及更多未成年人。区民政局、妇联等部门将“困境儿童救助政策菜单”服务范围拓展至更多有需求的未成年人群体,推出“镇爱未来筑梦童行”“家社协力,童心同行”等项目,将关爱精准送达,托起孩子们的共富梦。截至目前,帮扶项目已惠及3000余名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