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创新产品 满足多元需求 浙江柔荷全固态锂电池技术实现多维度突破

发布日期:2025-05-07 08:40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近日,走进骆驼街道汇芯小微园,工作人员看到浙江柔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弹性陶瓷纳米纤维耐火隔热气凝胶生产线正在进行自动化生产,产出的气凝胶纤维粗细仅为数十纳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却能在1300℃的高温环境中安然无恙。

2024年,浙江柔荷投资兴建柔性陶瓷固态电池项目,研发生产弹性陶瓷纳米纤维耐火隔热气凝胶、柔性陶瓷固体电解质薄膜、全固态锂电池等多种全球首创的创新产品。气凝胶生产线就是该项目的其中一条产线。

“该项目聚力打造的终极创新产品是全固态锂电池。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团队设立阶段性目标,淬炼出柔性陶瓷固体电解质薄膜、弹性陶瓷纳米纤维耐火隔热气凝胶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一步步实现全固态锂电池既定目标。”浙江柔荷创始人闫建华说。

弹性陶瓷纳米纤维耐火隔热气凝胶为全固态锂电池起到防火隔热作用。“这种气凝胶拥有多项优异特性,其独特结构赋予它极低的密度和出色的保温性能。”闫建华说,在1300℃的极端高温环境中,它仍能保持结构稳定,不发生燃烧或熔化,为火灾防护和高温设备保护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防火隔热片、航空航天领域的隔热和热防护系统、建筑行业保温、工业设备隔热保护、深海探测设备的耐压隔热……通过添加不同的功能性成分,弹性陶瓷纳米纤维耐火隔热气凝胶可实现导电、导热、催化等特殊功能,满足特殊领域需求,在服务全固态锂电池的同时,还拥有不少其他应用场景。

柔性陶瓷固体电解质薄膜相当于传统锂电池中的“电解液+隔膜”,在全固态锂电池中两者起到相同的作用,但成本比传统电解液锂电池节省约30%,还能让全固态锂电池更稳定、新能源汽车更节能更安全。在传统锂电池中,电解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电池性能和寿命。当电解液出现变质时,将对锂电池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不仅会降低电池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在展厅中,看到柔性陶瓷固体电解质薄膜薄如蝉翼,呼出一口气,便随风摆动。浙江柔荷团队运用独特技术路线、简易加工方法、连续生产工艺,在结构上破解电解质膜开裂难题,在性能上实现电解质膜室温高通低阻,生产出柔性陶瓷固体电解质薄膜。

历经多年砥砺攻坚,浙江柔荷团队采用与传统电池工艺兼容的锂电池加工技术,成功研发出软包固态锂电池、方形固态锂电池与大圆柱固态锂电池。“这些全固态锂电池拥有大倍率、长续航、宽温区、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低成本等优势,突破传统同类产品瓶颈,有效满足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游艇等应用需求。”闫建华说。以续航时间为例,全固态锂电池可比同类产品延长一倍。

目前,浙江柔荷已实现弹性陶瓷纳米纤维耐火隔热气凝胶、柔性陶瓷固体电解质薄膜批量化生产,全固态锂电池也已小批量生产。闫建华表示,浙江柔荷将持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积极对接产业链下游需求,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推国内新能源系列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