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潮交融 共谱文旅新篇 郑氏十七房景区掀起国风打卡热潮
图为十七房景区“大鱼巡游”活动现场。
白墙青瓦间游动着流光溢彩的鱼灯,身着汉服的姑娘执扇穿行于明清院落,盖着马头墙印章的明信片从古村飞向远方……“五一”假期,郑氏十七房景区用“与春归”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将明清古建筑群打造成沉浸式国风体验空间,成功破圈吸引年轻游客。
村口的古樟下,树影婆娑间,“玩春趣”的市集如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簪花娘子执镜为游客簪上一朵春花;青石台案前猜枚游戏的竹签筒叮当作响;棋盘厮杀正酣,突然爆出喝彩——原是孩童在五子棋战局中险胜擂主小姐姐;十步开外的箭道上,襦裙姑娘挽袖搭箭的飒爽身姿引得游客纷纷举起相机……“父亲是宁波人,我们第一次带孩子来,没想到老村落古意十足,又这么时髦。”武汉游客包女士说,在这里全家三代人各得其乐。
在市集点位打卡完成,便可获得特色套章明信片。“集章活动就像是打开十七房的通关文牒。”景区文化体验官周雪将一张满章明信片迎光举起,精巧的马头墙轮廓里藏着砖雕纹样,抱鼓石印章甚至复刻了裂痕纹理,“这些建筑构件不是简单的图案,每个印章都对应着十七房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
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巷道,随处可见手持“通关文牒”的年轻游客对着雕花窗棂拍照打卡。景区围绕“与春归”主题精心设计的“探春三重奏”深度游模式,以游戏化叙事串联古村脉络,成为年轻人竞相体验的文化寻宝图。“每个转角都有故事,发朋友圈的话,九宫格根本不够用!”杭州博主小林手持云台相机,展示着他盖满套章的明信片。
当暮色笼罩白墙青瓦,“大鱼巡游”便上演了,工作人员高擎竹制鱼灯,暖黄的光影随着队伍的步伐在石板路上流淌。几十名游客举着手机紧随其后,孩子们踮脚触碰晃动的灯须,年轻情侣忙着找角度与游动的光斑合影。上海游客张女士带着孩子走在巡游队伍里,“这种会动的古村夜景,可比千篇一律的灯光秀有意思多了。”她说。“我好像来到了古代!”身着汉服的孩子迫不及待地补充道。
从建筑观光到文化沉浸,十七房景区的破圈之路印证着文旅消费的新趋势。“我们想把十七房打造成传统文化体验实验区,让马头墙成为年轻人与历史对话的媒介。”周雪说,景区未来还将引入新的国风市集等业态,让古老村落持续焕发青春活力。
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十七房景区正从静态的历史标本,蜕变为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活态文化空间。当“Z世代”举着鱼灯走过明清石桥,几百年时光仿佛在此刻重叠,演绎出文旅融合的崭新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