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6号建议的答复
主办单位 | 镇海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 |
答复意见 |
陈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广公共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模式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营造舒适的停车环境,强化便民服务,提升城市公共停车场停车资源利用率,我局不断提高我区停车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是搭建区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2020年2月,我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成,并根据市级要求全面接入“甬城泊车”平台,开展智慧停车系统运营管理。截止目前,我区已接入平台停车场共计106个,市民可通过甬城泊车APP实时掌握停车场的余位情况,为车主提供精准的停车导航服务。同时,我局每月对开展停车场开展信用评价,每季度开展质量信誉评定,通过定期对泊位周转率、占用率、饱和度、停车时长分布等一系列运行数据开展分析研判工作,动态优化管理服务措施,为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最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探索信用离场停车机制。为进一步缓解停车场车辆进出高峰期排队、缴费缓慢、易拥堵等问题,我局积极探索信用离场停车机制。2024年7月起,天一积分信用离场的用户可在镇海广通停车管理的17个停车场中实现先离场后付费的信用离场模式。 三是加快便捷支付模式全覆盖。我局不断推进公共停车场无感支付、场内提前付、线上提前付等便捷支付模式的优化完善,目前我区106家备案公共停车场实现了场内提前付功能全覆盖。2025年计划实现全市政府投资及国有企业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和主要旅游局景点、大型商超等公共停车场的无感支付全覆盖,截止目前,我区已有49个公共停车场开启了无感支付模式。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动智慧停车深度发展,配合推动市级智慧停车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加大停车场备案监管力度,实现经营性停车场备案率100%,做到应备尽备,补全现有的“停车一张图”。联合区文广旅体局、卫健局、教育局、商务局等各部门加快各自行业领域停车场不停车电子快捷收费系统建设,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主要旅游景点、大型商超、医院等公共停车场无感支付、场内提前付、线上提前付等便捷支付模式全覆盖;到2027年,实现所有公共停车场便捷支付模式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相关执法部门不断提升执法管理效能,紧盯违停、逃费、欠费等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营造良好停车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