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42号提案的答复
建议内容 |
紧固件产业是九龙湖镇的特色传统产业之一,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史。目前,镇海区共有100余家紧固件企业,其中规上紧固件企业达到三分之一以上,相关产业职工上万名。 现在行业工种里有钳工、电工、焊工等职业技能评价标准,唯独没有紧固件制造工。产业发展不仅要技术创新,更要留住人才。目前,区紧固件行业协会、九龙湖成校及本土高层次人才参与编撰的《紧固件制造工浙江省职业技能标准(2024版)(草案)》即将出台。该标准草案将紧固件职业分为五个等级,规范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据紧固件制造工从业人员职业活动特点进行科学规划,细分为紧固件螺纹成型工和紧固件镦锻工。 但在实际推动过程中,还存在部分紧固件企业对职工技能提升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工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参与职业技能水平提升改造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管理,练好内功,加强紧固件企业员工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技能等级,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做好企业技能需求调查。由行业协会负责,做好特色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的调研摸底工作,对企业培训需求做到台账清晰。将员工人数统计在册,要做到培训全覆盖且考试合格,颁发相关的证书,并建立跟踪及定期再培训体系,形成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效果共评的体系。 二、出台相关实施办法。借鉴外省市关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创新做法,除通过鉴定中心考试发证外,赋予具备条件的企业对技术工人职业等级直接认定的权力,进一步深化职业资格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调动广大劳动者学技术、钻技能的积极性。 三、加大本土学校扶持力度。结合基层成校等资源,形成技术先进、共享开放、特色鲜明、多元投入的技能人才实训体系。通过企业与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的桥梁搭建,将实训基地培训课程以菜单形式供企业选择,满足企业转型升级下的技能人才需求。 四、调动企业工作积极性。通过优化机制,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由本地的职业培训学校定期开设素质和技能培训课程,创建积分和奖励机制,并与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相结合,积分和证书在区域内通用共享,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五、推动实现资源共享。职业院校师资培训资源和企业内部讲师师资力量实现共享。可以企业与企业间共享资源,可以企业和学校共享资源,可以企业与主管部门或民间组织共享资源,做到师资力量专业、资源利用节约成本、培训体系规范实用有效。 |
主办单位 | 区人力社保局 |
答复意见 |
徐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紧固件行业职业技能水平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开展企业技能需求调查。由区紧固件行业协会牵头,对全区紧固件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摸底工作。通过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的培训需求和员工技能水平现状。下步我们将根据企业培训需求,对接相关培训机构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鼓励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二是关于出台相关实施办法。根据《紧固件制造工浙江省职业技能评价规范(草案)》,积极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家企业获得紧固件制造工企业自主评价资质,今年已有近150人取得紧固件制造工高级工证书。下步将进持续深化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改革工作,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持续优化试题资源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充分发挥企业人才评价的主体作用。 三是关于加大本土学校扶持力度。我们已与区教育部门协商,加大对九龙湖成校等本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聘请优秀教师等方式,提升学校的培训能力和水平。通过企业与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的桥梁搭建,将实训基地培训课程以菜单形式供企业选择,满足企业转型升级下的技能人才需求。 四是关于调动企业工作积极性。我们将制定激励措施,以调动企业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修订《镇海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拟将紧固件制造工纳入我区紧缺工种目录,对企业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另一方面,我们鼓励企业完善企业内部培训机制,将员工培训与绩效考核、晋升晋级,技能等级和薪酬体系挂钩等制度,形成“政府补、企业奖、个人享”的三级联动模式。 五是关于推动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已着手推动职业院校师资培训资源和企业内部讲师师资力量的共享。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区公共实训中心等平台建立合作机制等方式,实现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我们还将鼓励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学校间、企业与主管部门或民间组织间的资源共享,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我局将持续关注紧固件行业等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协同多方力量完善全周期职业培训服务体系,为紧固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