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38号提案的答复
领衔人 | 华洁、胡秋月 |
建议内容 |
镇海区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区。截至2023年底,全区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近四分之一,已经提前进入了高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日益增长。如何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企已全面融入我区的未来社区运营,由国企积极介入养老服务行业,既是责任使然,也是优势所在。 众所周知,养老服务行业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对企业的投融资能力、运营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国企资金实力雄厚,融资能力强,且不会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有条件、有能力做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拓者。目前,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服务供需还不完全匹配,个性化需求供给还不足,这些问题更需要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制度创新为保障的多元精准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对此,建议: 一是积极参与新项目的建设运营。如蛟川街道北区A5A6地块的医养一体化项目,其中10亩地块拟建养老机构,设置养老床位250张以上。该机构下步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预防、老年保健、急诊救护、安宁疗护,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等医疗卫生服务,探索养中有医的深度医养融合模式。养老机构计划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目前尚未明确建设单位,地方国企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整合区域涉老资产,积极介入项目的建设运营研究。 二是主动参与镇街养老机构的托管运营。镇街级养老机构承担着区域特困人员兜底保障等重要功能,但也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总体养护不专业、水平偏低,社会效益不明显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个性化需求的多样性,“一镇街一机构”的现状已无法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养老需求。国企可以利用国有闲置资产和原较大较好的敬老院改造建设公益性养老机构,并在城区和镇街片区择优布局。将之前分散在各镇街道的基础设施、人员队伍、运行经费等资源予以整合。提档升级硬件环境,改造完善设备设施,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三是深度参与智能化助餐养老业务。近年来,不少老年食堂由于运营成本增高、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无法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陷入运营困难的境地。其中,较为凸显的问题有,区级智慧化助餐系统功能不够完善导致助餐效率低,街道老年餐送餐缺乏专业配送队伍等。国企可以深度介入智能化助餐等养老业务,统一管理老人信息。通过分类研究制订助餐机构建设补助、房租补贴政策,实现以商惠老。同时,加强区级智慧助餐系统更新建设,探索国企介入统一配送运营。通过拓宽“平台+”养老新渠道,借力平台经济优势,更好地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化、个性化的养老助餐服务。 |
主办单位 | 区国资中心 |
会办单位 | 民政局 |
答复意见 |
华洁、胡秋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区级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区属国企镇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试点工作指引的通知》(浙民养〔2023〕122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镇海区宁波市镇海九龙福利院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试点工作。2024年12月10日,宁波市镇开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养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 2024年12月13日,康养公司下设的宁波市镇海九龙康养有限公司正式接管宁波市镇海九龙福利院的运营工作。标志着区级国有企业在康养产业布局上取得的重要进展,更为后续镇海区其他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公司将积极投身医康养机构与养老社区点位的统筹规划,在新项目领域,深度参与建设投资及运营,如九龙康养中心项目、金华社区嵌入式养老项目、贵驷街道护理型养老项目等。分阶段有序推进镇街养老机构的托管运营,智能化助餐养老业务,全方位助力区域医康养事业协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