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54号提案的答复
领衔人 | 朱晓峰 |
建议内容 |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停车问题已成为困扰众多城市居民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商业中心、繁华街道及大型商业广场周边,高昂的停车费用不仅增加了市民的出行成本,还可能抑制其消费意愿,进而影响商业活力与城市形象。因此,合理调整并优化停车收费标准,对于促进消费、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具有深远意义。以下是对商业中心及道路划线停车位收费标准降低与优化的具体建议: 一、延长免费停车时长,提升消费体验 我区精品街区福业街,顾客常常抱怨半小时的免费停车时段不足以完成就餐,有些顾客在半小时免费快到前把车开出再开回以延长免费停车时间;吾悦广场免费停车时间45分钟也抑制了顾客购买欲望。针对这些商业中心和道路划线停车位提供的免费停车时间较短的问题,建议适当延长免费停车时长。例如,将免费停车时长从现有的半小时延长至一小时,以满足顾客在步行餐饮精品街区或大型商业广场进行餐饮消费和购物的需求。这样的调整不仅体现了对消费者的友好态度,还能有效刺激消费。延长免费停车时长,意味着顾客可以在商场或餐厅内停留更久,从而增加消费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餐饮和零售业,顾客的停留时间往往与消费金额成正比。 二、实施差异化收费策略,平衡交通流量 针对不同时间段和区域,应采取灵活的差异化收费策略。例如,在高峰时段,商业中心和道路划线停车位的收费标准可适当提高,以引导市民避开高峰时段出行;而在非高峰时段,停车需求相对较少,停车资源相对充裕,如工作日中午12点至2点、晚上6点至8点以外的时间,以及周末全天,应提供更为优惠的停车费率,甚至可以考虑在这些时段内进一步延长免费停车时间。这样的差异化收费策略,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在非高峰时段出行购物,平衡交通流量,还能缓解高峰时段的停车压力,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创新停车收费模式,降低停车成本 为降低市民的停车成本,建议创新停车收费模式,将发放消费券的模式应用于发放停车券。消费券作为一种经济刺激手段,已被证明在促进消费、提振经济方面具有一定效果。类似地,停车券的发放也可以通过降低停车成本,间接促进市民的消费意愿和行动。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出资发放停车券,鼓励市民在指定区域或时段内停车,从而平衡交通流量,优化停车资源配置。同时,政府还可以根据实施效果和数据反馈,调整停车券的发放数量和使用规则,确保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降低与优化停车收费标准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市民出行便利性和停车体验、促进商业繁荣的重要途径。希望采纳以上建议,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
主办单位 | 镇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
答复意见 |
朱晓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降低和优化停车收费标准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区车辆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问题已成为困扰众多城市居民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商业中心、繁华街道及大型商业广场周边,高昂的停车费用不仅增加了市民的出行成本,还可能抑制其消费意愿,进而影响商业活力与城市形象,为此,我区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2020年2月,建成区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由镇海广通停车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对路侧泊位和停车场进行运营管理,定期对泊位周转率、占用率、饱和度、停车时长分布等一系列运行数据开展分析研判工作,动态优化管理服务措施,为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最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2020年9月,根据市级要求平台全面接入“甬城泊车”,配套完善僵尸车处置等管理流程,大量停车空间获得释放,停车秩序得到全面优化。同时,为降低和优化停车收费标准,结合我区实际,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出台系列配套政策。2016年,我区出台《关于镇海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交通场站停车场、公立医院和体育场馆配套停车场以及其它政府全额投资的停车设施的收费标准。2020年8月,在市收费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出台《镇海区城市道路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镇海区城市道路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明确按照市指导意见的二级和三级区域及节假日优惠政策执行收费,并在全市率先提出施行日间收费封顶政策(二级区域日间收费时段30元/车·次,三级区域日间收费时段20元/车·次)。2020年11月,发布《镇海区关于延长城市道路机动车停放夜间收费时段(试行)的公告》,将夜间收费时段由17:30-次日7:30调整至17:00-次日8:00,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 二、持续推行“惠民停车”认证。2021年5月,我区出台《镇海区惠民停车认证实施办法(试行)》,在招宝山街道试点实施惠民停车认证工作,认证车辆可在认证道路享受停车优惠(日间收费时段10元封顶,夜间收费时段3元封顶)。2022年11月,出台《镇海区惠民停车认证实施办法》,全域推行惠民停车认证,配套在“镇海泊车”微信公众号推出“惠民停车认证”小程序,在浙里办推出“镇海智慧街区-惠民停车”模块,生活、工作在镇海区的车主均可通过线上完成认证,享受便捷优质的惠民停车认证服务。截至2025年2月,全区“惠民停车”认证车辆4199辆,减免停车费用269余万元,平均每车次享受停车优惠8.7元,认证道路泊位平均空置率由认证前的51.7%降低至42.5%。 三、开展泊位等级调整工作。2024年10月,区发改局、区建交局、区交警部门及镇海广通停车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结合现场调研、停车数据分析及周边实际情况,在我区利用率较低的收费路段试点开展泊位等级调整,将后大街(胜利路-城河东路)、旗杆格弄、洋山庙弄、沿江东路(南大街-招宝山路)、童方路、兴海南路(逸夫路-聚兴路)6条道路收费等级由二级区域调整为三级区域,收费标准在三级区域的基础上,将日间时段20元封顶调整为10元封顶。 针对您在提案中所提到的建议,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政府主导,多元共治。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城市停车管理体制机制,构建政府统筹负责、部门履职尽责、社会多元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停车共治共享新格局;差异化规划停车设施供给结构,加强重点区域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着力构建建筑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公共停车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供给体系。 二是分类定价,规范收费。按照中心区域高于外围区域、路内高于路外、日间高于夜间、高峰时段高于平峰时段的原则,规范停车收费管理,通过差异化收费调控停车需求。以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为原则,根据道路交通流量、通行能力及周边停车需求等因素,结合道路停车经营单位对服务范围内的道路停车利用率、周转率等数据的分析评估,对区内供需缺口小、矛盾不突出的区域实施泊位等级调整,合理设置区域划分。 三是加强引导,惠民便民。鼓励我区各大商超、综合体优化停车费收取方案,尽量为前来购物的市民提供优惠与方便。鼓励呼声较高的吾悦广场等主体扩大停车优惠宣传面,通过张贴海报、推送微信推文等方式告知更多市民停车抵扣优惠,将惠民服务切实送到市民手中。部门联动研究停车券方案,通过折扣券等方式为市民提供减免,促进市民出门消费,注入消费活力、激发消费潜力。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