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号建议的答复

2025-05-19 11:05 来源: 办公室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蒋波
建议内容

近年来,中小学生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频发,抑郁症检出率也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全国有3000万17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受到心理问题困扰,为此,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协同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系好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的"安全带"刻不容缓。

从前期调研来看,区委区政府以及社会各部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较为重视,并践行了校内督导促心理教育工作落地,校外成立“海天舒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提供公益心理咨询,进行学生成长指导等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一些学校,客观存在形式上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教师缺乏咨询实操能力,心理咨询仅仅停留在谈心、辅导层面,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有一些中小学存在心理教师数量少、兼职多,以及师资队伍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所以,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需要通过家校社三方的联动,形成“教师+社工+医生+社区志愿者”专业队伍。

在此,我建议:

1.健全社区心理康复体系,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内容,同时组建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专家库,建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培养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心理援助人才,在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中增加心理援助培训课程。

以此,可以重点排查社区内的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隐患的青少年,与医院、学校等单位相互衔接,建立档案袋,完善随访机制,日常开展亲子心理课程,共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政府部门可通过购买社工专业化服务,派遣社工参与学校工作。学校社工服务项目可以以社工定期驻校与预约咨询的模式开展,在提供个案与小组工作服务的同时,开展家访、校园活动并针对学校文化建设、校园氛围营造等提出倡议,同时,积极调动多方参与,通过“社工+学校+朋辈+家庭+社区”产生合力,共同促进困难学生群体发生积极的改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平台。

目前,区内外已有学校通过民政局或慈善总会的公益项目得到了“心悦服务社”等社会团体的相关支持,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据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类似的公益组织服务运营收费的价格在2万5到5万左右一年不等。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采购服务方式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地利用社工服务项目来助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3.建议加大专职心理医生的培养,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区适合青少年心理疏导的专职心理医生只有一个,在镇海区人民医院,而且主攻的是重性精神疾病,对于一般心理问题和程度较轻的常形及异形心理问题基本惠及不到,目前光靠康宁医院的医生会运转不过来。所以需要卫生系统加大心理医生的引进以及培养力度。在专业医生配备充足的基础上,建议让专业人士进社区开展相关的心理服务,在“防未病”“治欲病”“治已病”上贡献专业力量。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建议,望采纳。

主办单位 镇海区教育局
答复意见

蒋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借力社会力量提升学生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能力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多层次心理服务体系。我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模式,已建成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心理服务平台。区级层面依托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和“阳明心坊”,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危机干预;镇街层面设立心理服务站,村(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实现全域覆盖。2024年,卫健部门投入22万元升级改造“镇海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全年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团体辅导等活动24场,服务1679人次。同时,我局联动社区资源推广“家伴小组”模式,将面临相似问题的家长组团互助,目前已设立31个活动点位。

二是深化校社协同机制,提升危机干预能力。我局持续深化医教结合,联合康宁医院优化诊疗绿色通道和信息共享机制,年均为学生提供门诊绿色通道42人次、心理咨询绿色通道15人次。2024年新增片区式心理顾问,指导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提升高危学生管理水平。此外,通过政府买单,社工驻校的心理援助项目也在我区正式启动,由区助联体资源链接,九龙湖中心学校成为镇海区首个邀请心理社工定期驻校的学校。同时,卫健部门组建30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由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构成,定期开展实操演练。

三是强化专业人才梯队建设,保障服务可持续性。针对心理师资力量不足的客观问题,我局多措并举培养专业人才。2024年新增540名心理健康B证教师培训,全区现有专职心理教师48名,覆盖所有中小学,并通过“海天舒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提供周末公益咨询,累计服务200余人次。卫健系统2024年新引进1名精神科医生定向培养,并依托宁波大学医学院合作培养青少年心理方向人才,新增心理治疗师5名。同时,通过“继续教育+实践基地”模式,对教师、社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沙盘治疗”等专题培训6期,参训超100人次。

下一步,我局将联合卫健等部门,重点开展心理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发挥好“海天舒”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作用,持续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迈向新台阶。

感谢您对镇海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