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85号提案的答复

2025-05-19 16:03 来源: 镇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蔡玮
建议内容

今年以来,我区紧扣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目标要求,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提升了行政执法质效。但在执法监管事项的统筹上仍存在一些短板,在调研中发现了以下四方面问题:

问题一:在执法监管中,各地区、各部门对于执法标准和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体系。执法主体与企业对部分文件解读理解也存在差异,导致执法结果不够公正和一致。

问题二:在跨部门、跨领域的执法过程中,不同执法主体之间的职责划分模糊,执法行为不够统一,导致企业被重复(过度)检查,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和重复执法问题。

问题三:有的企业在规划设计之时,符合当时的设计规范要求,现在的政策远超当时规范及标准,暴露出许多问题面临无法整改情况,在执法监管中,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矛盾。

问题四:无计划的执法检查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当企业有客商(特别是外商)在考察、洽谈的时候,执法人员突然来企业检查,给客商带来误解,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建议:

一、加强源头管理,梳理四个清单。

1、建立执法检查对象清单,明确执法检查对象,摸清底数,避免随意执法和不明确执法对象的情况发生。

2、制定执法检查事项清单,明确执法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确保执法过程规范有序,对清单外的检查事项严格控制。

3、建立处罚事项清单,明确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和标准,细化生成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从重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等,保证处罚公正有效。

4、制定职责边界清单,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职责和边界,避免职责交叉和责任推诿问题。当出现部门之间标准不一、或因新老标准有差异等情况,区里要统一研究,要考虑企业发展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

二、加强执法协作,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建议全面梳理事项库,分类确定执法检查事项,根据事项的难易程度,制定不同的整改时间,确保执法人员有明确的执法标准和责任。

1、一类事项为专业事项,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的行业、专业,由专业执法检查人员实施,能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针对性的对具体领域的问题进行精准执法。

2、二类事项为一般事项,由部门联合检查实施,能充分发挥各部门协同作战的优势,确保执法行为更加统一和有力。

3、三类事项为简单事项,由综合执法部门检查实施,简单事项的快速处理能够有效减轻专业部门的工作负担,提高执法效率。

三、加强有序实施,执法检查公开透明。  

1、强化行政检查计划统筹。区执法指导办全面统筹辖区各执法单位日常检查、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等执法检查的任务,制定并公开执法检查计划,明确检查时间等,让社会公众和企业了解执法工作的重点和安排。

2、提前告知企业具体的检查事项、执法部门、检查事项、检查内容等具体内容,企业如果刚好在这个时间点有特殊情况,应给予企业有一次调整时间的机会。

主办单位 镇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答复意见

蔡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执法监管事项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4年以来,我区紧扣行政监管“事前-事中-事后”环节,制定《镇海区关于构建全周期行政监管执法体系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打造“蓝盾融光・益企行动”,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建立“六环递进”行政检查计划统筹工作机制,创新联合整改帮扶工作模式,将“执法+服务”理念融入到涉企执法全周期,推动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迭代升级。打造“1+1+7”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梳理形成20个行业、300余个高频事项的合规清单及配套的20个短视频。2025年第一季度,共收到线上线下申请270条,及时响应率100%;累计为289家次企业提供帮扶服务,问题解决率98.27%。

2025年4月,区综合执法指导办联合区改革办正式发布《镇海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指引(试行)》,规范企业合法经营,预防纠正违法行为,杜绝随意检查、违法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努力打造执法与服务监管并重、秩序与活力共生的一流营商环境。

下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以“抓前端、防风险、促发展”为工作主线,以强化政府治理与企业自治良性互动为重点,从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着手,延伸拓展行政执法职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增值化服务。

一是以企业风险防范预警推动“前端防治”。进一步梳理企业高频违法事项,检查事项清单、处罚事项清单,按照涉企监管执法“一件事”流程,升级行政指导服务,完善行政指导清单,综合运用辅导建议、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各类行政指导服务。

二是以涉企行政执法协作推动“中端服务”。围绕执法检查“降频规范”目标,深入打造涉企类执法监督“一件事”,破解涉企执法领域“多头管、无人管、三不管”问题;以“六环递进”抓实街镇计划统筹,即抓细需求分析;抓实计划编制;抓强计划统筹;抓深任务分解;抓紧执行落实;抓优闭环治理,常态化推进行政检查计划统筹工作,推动执法质效进一步提升。围绕“分级分类”目标,引导各行业、各执法等条线实行“包容期”“观察期”“过渡期”的“三期”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及时纠错改正,推进适度有效监管。同时,积极探索简单事项共同检查,对常见的、直观可查的、易于整改且情节轻微的事项,列入简单事项清单,在开展执法检查过程中,经法定执法机关同意,可由共同检查机关实施。

三是以企业整改修复服务推动“末端帮扶”。深入推进“联合帮扶整改制度”这一省级揭榜挂帅项目,针对“标准打架”“以罚代管”“天价整改”等检后罚后整改难题,优化“到期提醒—需求申请—受理回复—帮扶指引—跟踪指导—评价反馈”的全流程联合帮扶整改机制,形成多部门合力,制定帮扶整改计划,提供整改标准和程序,共同帮助企业以低成本消除违法状态;帮扶同时深挖细找问题根源,固化解决普遍问题、重大问题的经验做法,从案内帮扶向案外治理延伸,实现“帮扶一企、规范一类”。推进“三书同达”制度,指导企业罚后整改和信用修复;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服务举措,实行边“帮扶”边“修复”,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并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继续关心和支持综合执法工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