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当“设计农夫”——“龙九九”IP“种”出百万级文旅经济

发布日期:2025-05-16 08:46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身披青绿鳞片、头顶祥云,眨着爱心眼、甩着尾巴。近来,一个名为“龙九九”的“小龙人”以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活跃在镇海九龙湖的各个景点,不仅吸引无数游客目光,也将九龙湖镇推上了“必打卡”的热搜位。

“一条小龙实现了绿水青山与产业振兴的‘双赢’,这是对我‘种文化’努力的最大肯定!”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镇海区区级文化特派员王泽闻是“龙九九”的幕后创作者,谈及这款文旅IP,他眼中是满满的自豪感,“希望它能让九龙湖的文旅从‘网红’变‘长红’。”

“向往”变成“奔赴”

在深耕艺术领域多年的王泽闻看来,乡村里孕育着群众文化艺术,有最质朴的中式美学。因此,他对乡村“心向往之”。

2024年7月,王泽闻的这份向往成为了奔赴。获聘镇海区区级文化特派员的他被派驻前往九龙湖镇,重点结对九龙湖村。

“想为镇海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用设计将村庄的精神文化更加具象化。”怀揣着这份初心,王泽闻多次深入探访这座藏在山水间的村落。在他的脚步丈量下,一个“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发展困境浮出水面:村庄山水资源丰饶却缺乏辨识度。

王泽闻的破解之道是一张小板凳、一本速写本。走到哪就坐到哪、聊到哪就记到哪,他听村民们讲述“龙王九子化山”“龙女献珠”等民间传说,带学生参加“舞龙祈福”等民俗表演,在“龙”上做文章的念头也越发清晰。

“设计不仅是美学,更要为乡村注入灵魂。”王泽闻深知,“乡村振兴”是他画笔的落点。为此,他组建了一支宁波大学学生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翻阅古籍、拜访乡老、请教专家。

经过9个月的打磨、2000余张草图的反复推敲,融合绿水青山的自然色调、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审美的文旅IP——“龙九九”终于诞生。

“流量”变成“增量”

IP如何与乡村相融?怎样带动村民、游客参与推广IP?第一次当“设计农夫”,王泽闻心中还是有些忐忑。在和镇村干部“头脑风暴”后,他尝试通过“IP+产业”,将“龙九九”植入乡村的“毛细血管”。

结合镇海区首条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他将文旅IP植入民宿空间设计、文创产品开发、村咖主题包装等多元业态之中。

如今,主题民宿墙壁绘满了“龙九九”壁画、村咖的咖啡杯也印上了小龙人笑脸;依托自身专业,他同步开发出玩偶、雨伞、胸针等充满新意又不失泥土味的文创产品,并将这一“文化致富经”教授给村民……

如今,这颗文化种子,已有了“破土”之力。

今年清明节假期,“龙九九”在九龙湖孟家花海首次亮相,成功“出圈”,为九龙湖镇引入客流7万余人次,带动周边40余家农家乐、民宿、村咖等创收超200万元;“五一”假期,“龙九九”携手九龙湖景区打造梦幻乐园,持续发挥IP效能,带动周边业态创收超240万元。

文化“流量”正在转化为经济“增量”。王泽闻用2000张草图、一个IP、一条生态链,书写出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接下来,我还计划联合民宿、酒店等业态,深化‘龙九九’在场景营造与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使其真正成为九龙湖文旅‘代言人’,推动美丽乡村从‘生态美’迈向‘体验美’。”王泽闻说,“龙九九”仅是起点,他仍将坚持每月至少驻村一周,继续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