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住“别墅”,喝“营养液”!镇海打造都市绿色农业新标杆

发布日期:2025-05-15 09:05 来源:镇海新闻网
字号:
分享:

5月14日上午,在骆驼街道一昕农场的现代化种植大棚内,一排排番茄植株整齐地生长在离地约1米的栽培架上,翠绿的藤蔓沿着吊绳向上攀爬,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实。与传统土培番茄不同,这里的番茄全部采用椰糠基质栽培,喝着精心调配的“营养液”,住着量身定制的“别墅”。再过10天左右,这批高品质水果番茄就将上市。

“长势比我们预期的更好,植株比传统土培的更健壮,而且几乎没有土传病虫害,种植过程更加绿色可控。”农场负责人杨一昕一边检查番茄生长情况,一边向我们介绍。这个投资300多万元的现代化农业大棚内,12亩种植面积培育着十几个品种的水果番茄,包括“金珠”“红珠”“浙樱粉”等小番茄品种,以及“酸甜果”等中大果型番茄。

在现场看到,每个番茄植株都生长在特制的栽培槽中,槽内填满了椰糠基质,下方连接着精密的水肥灌溉系统。“这个栽培架是根据番茄根系特点专门设计的,不同作物需要不同的根系生长空间。”杨一昕指着栽培架解释道,“我们还采用吊蔓栽培替代传统的竹竿绕藤,让番茄这种无限生长型作物获得更多生长空间。”

农场配套安装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技术员每天通过测量进液和排液的EC值(电导率值,反映可溶性盐浓度),实现水肥精准管理。“我们的番茄每天要喝6次‘营养水’,根据生长阶段调整配方。这样不仅减少病害,还能提升品质。”杨一昕笑着说。这种精准化管理让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显著提升,预计效益将比传统种植高出30%以上。

“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小而精’的现代农业模式将成为趋势。”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设施农业发展,自2021年以来共计投入3.2亿元用于设施种植、农机更新等设施农业领域发展提升,全区新增设施大棚面积近40万平方米,设施农业亩均产值超5万元,其中水果番茄亩均产值可达15万元,已成为宁波市设施农业发展新样板。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番茄这样的传统作物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住在“别墅”、喝着“营养液”长大的番茄,不仅代表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更预示着都市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