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搭桥 “牵手”并进 石化区企业与宁波材料所深化产学研融合
近日,宁波石化区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开展绿色石化产业链党建暨产学研党建联建共建座谈交流,旨在进一步破除领域界限,形成创新共同体,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进企业、走向市场。
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氢能与储能材料技术实验室、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介绍各自概况。围绕镇洋发展的产业主导方向,氢能与储能材料技术实验室分享了氢能方面前沿性研究成果。企业、科研平台和政府部门还就产学研合作深入交流。
“我们要勇担历史使命,发挥体制优势,走出产学研链接的特色路径,形成合力,着力破解科研和石化产业‘两张皮’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相关负责人说。
“平台有成果、企业有需求,我们一定要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一起,把企业和产品做大做强。”镇洋发展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曙光对企业和平台的合作充满信心,不仅希望通过合作在优势产业上有所突破,更想跳出传统产业,发展新产品新产业,催生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产学研合作不是一日之功,要持续推动三方深度融合,催生‘化学反应’的战略路径,推动产业体系全面优化升级。”石化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关注需求,高效精准“牵线”匹配,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紧密协作,同频共振攻克产业发展难题,推动产学研合作走深走实;要完善机制,发挥绿色石化产业链党建优势,构建多方协同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助推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学术界、产业界和科研机构沟通合作的桥梁,更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服务社会发展的关键纽带。近年来,石化区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新模式,试点开展绿色石化产业链党建工作,并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去年,中金石化、恒河材料、巨化科技等企业与甬江实验室、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科创平台开展交流合作,纷纷在技术攻关上取得显著成效,更为园区企业带来实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