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428601X/2025-224370 | 主题分类: | 城市规划 |
成文日期: | 2025-03-07 | 体裁分类: | 公示 |
发布机构: | 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宁波市镇海区后海塘片区城镇0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批前公示
为进—步深化完善国土空间,科学指导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宁波市镇海区后海塘片区城镇0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编制工作。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在规划报送审批之前,我局将规划草案予以公示。根据《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中有关条款的规定,公示时间为2025年3月7日一2025年4月6日,共计30天。在此期间,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通讯地址: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镇海分局(镇海区骆驼街道民和路789号, 邮编315200)
联系电话:0574-86371280
附件:
1、总则
1.1规划背景
规划片区位于宁波中心城东北部,镇海老城北侧,是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导落实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和市、区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解决片区自身面临的本质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开展本次《宁波市镇海区后海塘片区城镇0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控规编制工作。
1.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
(4)《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2023);
(5)《宁波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202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
见》(2019);
(7)《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并监督实施的意见》(2020);
(8)《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
(9)《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10);
(10)《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11)《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
(12)《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2014);
(13)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1.3规划范围
东至甬江,南至招宝山大桥和招宝山景区,西至威远路,北至灰鳖洋,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449.6公顷。
1.4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与镇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1.5规划成果
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地块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会议纪要等。
1.6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日起实施。本规划由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
规划实施和管理中一般应遵守技术管理文件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2、功能定位和空间结构
2.1功能定位
以保障本质安全为前提,以布局优化、土地提效、设施提升作为主要抓手,联动宁波舟山港将规划片区建设为:长三角多式联运枢纽港、浙东液体化工中转基地。
2.2发展规模
本次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80.29公顷,规划产业人口规模约为2000人。
2.3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一环三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轴”:指沿化工北路及入港铁路打造串联各功能片的化工北路功能服务轴;
“一环”:指结合环甬江、灰鳖洋、生态廊道及码头区域构建蓝绿生态功能环;
“三片区”:指根据区域功能分割而成的三大作业区,分别为液体散货功能片、煤炭功能片、通用及多用途功能片。
3、街区划分
规划将规划片区划分为1个街区,街区编号为ZH01-01,规街区总用地面积449.56公顷。
4、用地规划
4.1物流仓储用地
规划物流仓储用地179.5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4.06%。其中,规划二类物流仓储用地71.14公顷,三类物流仓储用地108.42公顷。
4.2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包括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水域等。
5、道路交通规划
1)高速
(1)杭甬高速复线
东西向重要干道,规划为高架形式,道路红线宽40.5米。
2)主干路
(1)镇港北路
区域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向西联系石化区,研究范围内道路红线宽36米。
(2)海天路
区域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向西联系石化区,研究范围内道路红线宽36米。
(3)定海路
区域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向西联系石化区,研究范围内道路红线宽39米。
(4)威远路
区域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往南联系蛟川、北仑,研究范围内道路红线宽36米。
(5)化工北路
区域东西向对外联系主要通道,连接内部支路与对外主干路,研究范围内道路红线宽36米。
3)支路
支路网规划结合用地性质灵活布置,合理分割地块,完善路网结构,承担集散路网交通流量的功能,分散主次干道流量。支路红线宽度为6-12米。
6、防灾规划
6.1消防
(1)消防设施规划
规划在化工北路与镇港北路交叉口东南侧设置 1 座一级普通消防站。
(2)消防水源规划
消防水源为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市政道路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米。道路宽度超过60米时应双侧布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消火栓的设置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在地块开发和道路建设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3)消防配套设施规划
消防通道的建设管理应保证消防车通道通畅、安全。加强消防通信、消防用水及供电的可靠性。
6.2抗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本规划区的地震动参数为0.10g(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