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破土 青团飘香 九龙湖镇横溪村藏着“春天的味道”
图为叶峰在山上挖笋。
图为农家乐主人在晒花生和笋干。
3月25日,九龙湖镇横溪村的毛竹林里,村民叶锋挥着小锄头,拨开一层枯竹叶后,一根黄褐色的春笋尖立刻探出头来。“这周气温一升,春笋蹭蹭往外冒,一天能挖五六十斤。”他笑着抹了把汗说。在他身后,新挖的春笋已堆成小山,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泥土气息。
竹林山脚下,“向石头农家乐”的厨房里热气腾腾。老板娘叶飞凤正麻利地包着青团,翠绿的艾草面团在她手里一转,填上满满的雪菜笋丝馅,眨眼间就成了圆滚滚的“绿胖子”。“上个礼拜笋刚冒头,我们就开始做应季点心了。”她指着刚做好的青团介绍,“现在每次做五六百个,豆沙、芝麻馅的卖得好,但最抢手的还是雪菜笋丝馅,客人说吃到了山里的鲜味。”
正说着,一桌客人结账时又打包了二十个青团。“3块钱一个,带回去给邻居也尝尝鲜。”杭州来的游客王女士说道。叶飞凤说:“好多客人吃完午饭,还要拎几盒走,周末得提前预订才买得到。”
后院里,几个竹筛子铺满了酱色的笋干花生,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这可是我们村的招牌!”叶飞凤拿起一粒花生掰开,露出嫩黄的笋丁,“只取毛笋中间最嫩的部位,和花生一起用酱油、糖慢烤3小时,再晒足两天太阳。”她特意强调,不放防腐剂,晒透的能存一个月,配茶下酒都香。
春日的横溪村,竹林沙沙作响。山风裹着青团的艾草香和笋干的酱香,满是“春天的味道”。
这些山野间的寻常食材,正通过村民的巧手,变成连接城乡的“味觉纽带”。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