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 我区两位文艺大师入选

发布日期:2025-03-24 08:35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施珍

方亚芬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镇海区文艺大师、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施珍,镇海区文艺大师、越剧名家方亚芬名列其中。

施珍出身陶瓷世家,自幼浸润于越窑青瓷文化。作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上越陶艺研究所所长,她始终以“复活千年秘色瓷”为己任。三十余年间,她走遍越窑遗址,潜心复原失传的“刻花”“跳刀”等技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其代表作《青瓷精品吉祥鸟双耳瓶》以唐代双龙瓶为灵感,釉色莹润如碧水,器型端庄典雅;《上林随想瓶》则将北宋越窑刻花工艺与当代极简美学结合,展现青瓷艺术的时空对话。这两件作品分别被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永久收藏,成为传统工艺现代演绎的典范。

作为镇海区首批文艺大师,施珍尤为注重技艺传承与人才培养。2024年9月,位于九龙湖沐青轩青瓷艺术馆的施珍工作室揭牌,将越窑青瓷的千年文脉深植于这片文化沃土,并推动越窑青瓷艺术在镇海的传承与创新。区文艺新秀吴佳佳在施珍的悉心指导下,以当代视角重构传统技艺,作品《暮秋》被宁波博物院永久收藏,《纳福》入藏宁波帮博物馆,《忆江南》斩获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展现出非遗活态传承的丰硕成果。

“越窑青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宁波的‘金名片’之一。希望通过我的工作室, 依托镇海深厚的人文底蕴,创作出更多‘接地气’‘冒热气’的文创类越窑青瓷作品,让这份古朴、典雅和含蓄的美在镇海生根发芽,并从宁波走向世界。”施珍说道。

与青瓷艺术交相辉映的,是镇海籍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区文艺大师方亚芬的清越之音。这位从甬江畔走向世界的袁(雪芬)派艺术传人,以婉转唱腔在戏曲舞台镌刻下无数经典,她不仅曾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两度问鼎白玉兰戏剧奖,更将越剧唱响巴黎塞纳河畔,成为首位获得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女演员奖的越剧表演艺术家。

方亚芬深谙传统戏曲的当代表达,在《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等经典剧目中塑造的林黛玉、祥林嫂、崔莺莺等角色,既保有袁派艺术的清丽典雅,又注入现代人文关怀。其主演的《玉卿嫂》《山海情深》等新编剧目,通过细腻刻画女性命运,让百年越剧焕发时代光彩。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方亚芬始终心系故乡文化传承。区文艺大师方亚芬工作室成立后,她以其作为越剧爱好者的成长平台、培育辐射基地,多次回乡举办主题讲座、唱腔实训、分享沙龙等活动,指导镇海本土艺术团体开展剧目创排,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保留越剧“火种”并“促燃”。“戏曲传承既要守得住经典的神韵,也要接得住时代的目光。”方亚芬说。如今,在其工作室影响推动下,镇海着力打造“小城大家 镇海戏剧讲堂”等特色公益活动品牌,港城正飘荡起更多婉转的江南之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