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856279270/2025-225340 | 主题分类: | 国有资产监管 |
成文日期: | 2025-03-21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区国资中心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镇海区国资中心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区国资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围绕法治政府工作部署要求,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现将一年来履行推进法治镇海(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法治建设推进情况
1.坚持学法为先,突出法治建设学习深度。区国资党工委书记牢牢担起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依法治企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科室负责落实”工作格局,抓好法治学习教育的长效落实。紧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国资党工委班子带头学法,通过党工委会议第一议题、中心组理论学习、单位夜学等多种形式,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公司经营治理法律风险等内容,2024年全年,开展学法3次,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2.坚持普法为要,聚焦法治建设宣传广度。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全方位、多领域、常态化开展普法工作,充分利用好“国资大讲堂”、国企新媒体矩阵等国资国企理论宣教阵地,发挥企业法治培训主阵地作用,2024年全年,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新《公司法》、合规管理等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咨询服务、知识竞赛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7次,累计参与2974人次。
3.坚持放管结合,提升企业灵活度。2023年10月启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改革任务加速进入融合发展阶段。面对全区国有企业“一盘棋”的格局,全方位梳理现有监管机制体制,准确匹配国企改革推进需要,重新修订国有企业融资担保、债券发行、资产评估、资金管理等4项制度,实现优化审批管理流程。
4.合法审查,规范重大决策行为。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对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国资党工委会议讨论。同时,加大合规风险与违法违规问题排查整改,督促企业采取措施,抓好风险防控和整改落实。发挥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区属企业完善内控机制,推动优化公司管理体系。根据公司实际,优化重组的五大集团出台或修订内审、内控等相关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职责和权限、工作程序、整改和结果运用、责任追究。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区国资中心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与法治政府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运用多种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部分重点领域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等,下步将不断持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落实全流程管理。
三、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5年,区国资中心将继续深刻把握国资监管法治机构和法治国企建设的任务要求,运用法治化方式推进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以管资本为主,努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健全国资监管“大格局”体系。围绕资金、资产、资源等重点领域,实现国资监管100%覆盖。优化国资监管事项清单和授放权清单范围,对法人治理规范的集团公司强化“放管服”。监管前移,紧盯企业苗头性风险问题,形成出资人监督和企业内审联动“双覆盖”;立足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出资人监督全链条,完善国资监管“提示函、通报和约谈”工作机制,加强和规范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构建债务规模和成本“双管控”。
2.构建企业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各级党委班子会议讨论。区属国有企业报请国资中心审批事项涉及法律问题的,应当出具相关法律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