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日“助企纾困”到Al政务“秒级响应” 镇海营商环境建设再提速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
这是区委书记林斌在全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部署会续会上作出的指示部署,是农历新春之际,党委政府向全区人民,特别是企业家们亮出的态度、表明的决心。
这并非一时闹热,而是一以贯之的决策、长期有效的承诺。
全区重点项目推进、征地拆迁、招商引资暨土地储备出让工作例会,提出“要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工作落实精度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力度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新路径”。
镇海区工商联(总商会)十届六次执委会暨“新动能高质量”·2025企业家话发展活动,提出“要提升助企服务的力度、准度和温度,更好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加快形成政企互利共赢的正向循环”。
区委书记林斌率队调研稳外贸促消费工作之时,也提出“要相互尊重、共同进步,让广大民营企业在镇海找到合适的土壤、创造优异的业绩”。
千言万语化成一言,千丝万缕归作一线。我们追求的,就是立足镇海所有、发挥镇海所长,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何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如何体现“一流”品质?企业最有发言权。
2023年11月落户镇海招宝山街道的浙江鲲华,曾在西部、中部各大城市考察,也曾在宁波市的多个县区之间犹豫抉择。“最终,是镇海突出的资源禀赋和当地干部的务实作风打动了我们。”总经理李洪卫说。
优质的营商环境,绝不止于“招商”。引得鲲华落户后,区、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出击,规划了“以绿色石化为中心,以氢源和场景为产业引擎,打造三个基地建设”的目标,帮助鲲华在招宝智造谷打造了配套产业园。同时,区里专门成立了一家名为中石瑞氢的合资公司,用于处理与氢能产业发展相关的具体事务。
新生事物的发展,难免遇阻、总有曲折。每当出现问题,区政府就会组织各部门和行业专家召开氢能专题会议,实打实助企纾困。“即便是节假日也照常进行,往往一开就是一下午。”李洪卫表示,类似的会议,他已经参加了十多场,次次关注实际诉求、次次取得实际成效,“选择镇海,真的选对了。”
镇海某大型铜合金制造企业,同样带着问题而来,向区司法局发出了“求助信号”:“因企业自身疏忽,没有及时上报员工患职业病的相关信息,导致产生失信记录、出现信用瑕疵,影响了外贸业务开展和企业上市进程,该怎么处理解决?”
幸运的是,镇海正在大力开展涉企信用建设与修复保护全链条改革,已经成立了浙江首家信用修复保护工作平台,将涉及司法、金融和发展改革的多个部门、机构力量整合起来,全力以信用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因此,得知该铜合金制造企业的诉求后,信用修复专员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出具整改说明,帮助企业和第三方平台谈判,降低了信用修复成本,及时消除了信用瑕疵,扫除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这件事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企业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助企纾困故事,在雄镇大地不断发生着——得益于镇海海关的紧急协调和帮助,外资石化企业乐金甬兴重点进口产品的取样检测和交易等流程顺利完成,通关效率有效提升;在镇海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多验合一”工作机制的帮助下,保利发展宁波公司负责的ZH06-01-37-01地块项目规划用地验收速度大幅加快。
顺利解决问题后,两家企业不约而同地送上了鲜红的锦旗,以质朴而热烈的方式表达对镇海营商环境的认可。
面向未来,对“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的追求,还会继续提速、不断创新。
譬如,在镇海区工商联(总商会)十届六次执委会暨“新动能高质量”·2025企业家话发展活动上成立的一批“创新专委会”,涵盖了人工智能、短距通信、石墨烯、氢能等前沿领域,将企业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建言献策。担任氢能(宁波)技术创新专委会负责人的李洪卫,将其形容为“智囊团”:“在这一平台上,我们可以与行业专家、技术能人、上下游合作伙伴密切交流、共同进步,在镇海追逐梦想、收获成功。”
再譬如,我区打造的“慧企千问”政务智能平台,已经正式接入了“满血版”DeepSeek-R1大模型,实现了AI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历年梳理形成的300余项高频业务的智能指引、近100个各级涉企政策文件、1500余个事项办事指南,成了“问答助手”的养料,涉企问题的响应速度、解决效率都得到显著提升。“今年,我们要做到涉企问题高效办结率达99%以上,让企业在镇海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与关怀,共同开创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党组副书记、主任陈蓉晖说。
3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认真观察、仔细聆听,镇海的营商“沃土”之上,涌动着企业扎根生长的蓬勃朝气,回响着企业竞相拔节的动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