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个公安业务事项、16个服务窗口、“一站式”公安政务服务 出入境“娘子军”为群众办好贴心事
3月6日早晨,随着上班铃响起,镇海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的女警们换上工作服,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我先帮您取个号,请稍等。”……
对于女警们来说,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上演。“我们承担了包括出入境、户籍、交警、治安在内的180个公安业务事项,设有业务受理、企业服务、绿色通道、难办帮办专窗等共16个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安政务服务。”副大队长徐晔表示。
徐晔是这支窗口“娘子军”的知心大姐姐,她带领的这支拥有4名民警、23名辅警,平均年龄仅33岁的年轻团队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好“贴心事”,为市民与政府之间结下“满意果”,打造“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政务服务品牌。
2024年,出入境管理大队窗口共受理各类业务14.29万件,占同比上升10%,其中出入境业务3.3万件,同比上升35%;日均办件量约500件,平均办件时间10分钟。“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胜仗”是她们的标签。
涉企服务“贴心人”: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发展
2025年2月,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外的项目工程即将开工,将派遣一批技术工人赶赴当地,需要办理护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出入境管理大队主动和该企业联系,了解详细情况和企业需求。由于时间紧、人员多,大队决定为他们开设办证专场,并提前告知所需材料、着装和注意事项。办证期间,女警们积极对接,协助员工完善资料,耐心地向他们解答关于护照办理、海外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顺利在两天之内为66名员工办理了证件。
针对赴境外开展紧急商务活动或有海外产业基地的涉外企业,出入境管理大队设立企业服务专窗,开通“服务专线”“绿色通道”,及时应对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预约办证、快速服务。另外,还开通了赴港澳商务直通车,建立企业“白名单”,简化办证材料、缩短办证时限,企业港澳商务签注备案时限由2个工作日缩短为当场办结,赴港商务签注办证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人才保障“护航者”:筑巢引凤,汇聚天下英才
辅警韩亚文是“娘子军”中的一员,她的主要工作是为外籍人士办理相关业务。见到她时,她正帮一位外籍人士审核签证材料,英文流利、业务熟练。
谁曾想,在两年半前,刚开始接手外管业务的韩亚文还是个面对外籍人士时说英文磕磕绊绊的小女孩。某天,窗口来了一位外籍老人,但材料没带齐,焦急地比划着,她却只能干着急。看着老人失望的眼神,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英语。
早上,她跟着手机软件练习发音;晚上,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口型。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练习让韩亚文的英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如今,她不仅能准确解答外籍人士的各种问题,还能用英语介绍与出入境相关的法律法规。
针对外籍人士,出入境管理大队积极拓展外籍人才子女就学、人才安居等“关键小事”的政策保障和协调解决机制,为镇海外籍人才引留营造“造木成林、筑巢引凤”的优异生态。2024年国家签证管理权限落地镇海,在镇海工作的外籍人才同比上升了16.4%。
窗口服务“暖心人”:微笑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随着户籍政策的改革,出入境管理大队的户籍窗口相继开通了“长三角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业务,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异地户籍事项,大大节约了群众的时间和物力成本。迄今为止,共办理跨省户口迁移通办、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长三角区域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居民身份证全类别“跨省通办”这四项高频跨省通办业务近4000件。
2024年,安徽籍的杨女士匆忙来到户籍窗口,想要办理异地户口迁移。杨女士的儿子就读于镇海区骆驼某中学,临近中考,学校要求其户口要在一周之内落户宁波并提交户口簿才能报名。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窗口辅警王高飞仔细核对杨女士提供的户口迁移材料,确保齐全无误后,与她讲解了“跨省通办”政策,并把这一情况上报给了责任民警应芳敏。
原本两地审批需要7个工作日的审批流转时间,但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在分局的大力支持下,当日便审批完毕。应芳敏在户籍系统获取电子准迁证后,第一时间与迁出地派出所沟通。两地公安机关将相关材料在线上平台审批流转后,顺利在4个工作日内获取了电子迁移证,并赶在规定落户日期截止前,成功为杨女士办理了户口迁移业务。
优化服务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切实解决群众在办理类似的跨省户口迁移业务时的实际难题,也因此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赞扬。
除了日常工作,“娘子军”还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她们会时不时到骆驼街道静远社区探望孤寡老人,关心她们的身体状况,为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资助一位湖南的贫困儿童直到小学毕业。
傍晚,夕阳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女警们换上自己的便衣,拿着奶茶和零食,在嬉笑间逐渐融入熙熙攘攘的街头。这一刻,她们不再是守护城市的战士,而是这座城市中普通的一员,享受着平凡而温暖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