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日期:2025-02-08 08:50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镇海区人民法院院长  邬永忠

2024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8549件(不含诉前调解案件,下同),办结7003件。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全部优于区间,位列全市第一梯队。荣获市级以上集体、个人荣誉43项。

一、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做实为大局服务

1.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705件,判处罪犯949人。审结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犯罪42件43人;审结“食药环”犯罪14件22人;审结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99件126人;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5件5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依法对2人以行贿罪判处刑罚。从严惩处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7件17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圆满解决涉保交楼项目千余户业主办证难题。

2.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审结涉企纠纷2146件。开展商事纠纷化解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解决商业纠纷时间同比缩短11天。为涉诉企业定制“一企一建议”,助力企业规范发展。融入区“人大法治化营商环境观察站”建设;与区侨联共建涉侨纠纷多元化解镇海中心,打造民营企业法治服务新高地。办理执转破案件17件,清理债权4亿元。在某侨资企业重整案中,精准平衡多方利益,推动重整成功,相关工作得到市委统战部、市中院主要领导高度肯定。

3.依法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99件。建立知识产权专家库,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依法审理一起涉实用艺术作品的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以严格保护激发文化产业创造活力。审慎审结一起国家级人才人事争议案,并协助相关科研单位规范用人,助力构建健康有序的人才创新环境。

4.积极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新收一审行政案件68件,其中涉我区行政机关42件,协调撤诉率达75%,高出全省平均值30个以上百分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出声率均为100%。联合区司法局在全市先行先试,探索建立行政调解“镇海模式”,拓宽行政争议化解渠道。参加征迁协调会议70余次,发送行政案件协调化解建议书4份,化解涉拆迁安置“骨头案”16件。依法审理涉甬江实验室项目土地租赁纠纷案件,为省“千项万亿”工程顺利推进扫清障碍。

5.精心呵护美丽镇海

审结环境资源案件34件。首次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工作机制,加强判后回访工作,实现从案件审结到生态重生的全流程司法保障。适用民法典“绿色原则”,依法审理一起农地租赁合同纠纷案,该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二、坚守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做实为人民司法

1.着力优化诉讼服务

打造全域立案一体化工作法,相关工作在全省法院作经验交流。打造“全龄友好诉服直通车”,为老幼病残孕特殊群体上门提供司法帮扶40余次。搭建“律法同行”律师服务平台,促进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深入推进司法领域“当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实施合并诉讼136件,化解纠纷520起,努力减少当事人诉累。诉讼服务业务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

2.倾心办好民生案件

审结涉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案件700余件。全面加强人格权保护,审结相关案件50件。守护家庭和谐幸福,审结婚姻家庭案件286件。强化经营者按约履行责任,妥善化解一批涉及1400余人的健身房预付卡纠纷,保障消费者权益。在一起破产清算案中,成功为90多名职工追回经济补偿金144万元。在一起互联网名誉权纠纷中,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声誉。就一起野外游泳溺亡案件,依法排除机关单位无限度的安全保障责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边界。在一起拆迁利益返还纠纷中,判决为“五保老人”尽生养死葬义务的村经济合作社获得全部遗产,守护中华民族扶老济困的优良传统。

3.全力兑现胜诉权益。

执结案件2408件(含执恢案件),执行到位金额3.2亿元。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同比均优化20个以上百分点。发挥“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执前督促”叠加效用。促成执前全额履行255件。出具自动履行证明189份。每季度开展助企纾困保民生集中执行行动,执结案件244件,执行到位金额3467万元。完善人民法庭直接执行工作机制,相关工作经验获省、市两级法院领导批示肯定。持续强化执行威慑力,对恶意逃避、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拘留131人次、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人。

三、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做实为善治担当

1.推进属地纠纷属地解

深入开展“一庭一品”建设。“庭所队室办”“一庭四所”“解纷小院”等多元解纷工作获得上级充分肯定、群众高度认可。骆驼法庭作为全市基层法庭唯一代表,在全省第七次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深入履行指导调解职责。编发《司法保障基层治理案例培训手册》。修订调解员奖励办法,激发调解员实质解纷动力。

2.推进行业纠纷行业解

在道交纠纷领域,联合打造“交警定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解纷模式,委派调解1108件,调解成功率39%。在物业纠纷领域,联合区建设交通局等设立物业纠纷调处室,建立“示范判决+集中调解”机制,高效化解500余件物业纠纷。在金融服务领域,构建调审一体化处理模式,调解纠纷197件,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在商事纠纷领域,积极推行市场化调解模式,助力区司法局、相关律所成立法润商事调解中心,推动商事纠纷前端化解。在劳动纠纷领域,完善劳动争议“商调裁诉执”多元解纷模式,实现诉讼收案量每年保持在百余件的良好态势,该模式被省高院全省推广。

3.推进潜在纠纷提前防

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依托共享法庭、法院文化馆、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各类法治宣传50余场,惠及3000余人次。以个案办理推动社会治理,发送司法建议92份,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参与社会治理大文章。围绕企业破产、劳动争议等民生热点、治理难点开展专项调研,向区委、区政府报送分析报告3份,多次获区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四、遵循“大管理观”内在逻辑,做实为审判赋能

1.筑强政治忠诚“硬内核”

主动向区委、政法委和市中院党组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汇报法院工作40余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实现政治轮训全覆盖,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13个“党建+业务”支部品牌矩阵建设,服务群众“一码联通”等5项工作入选区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类品牌。

2.牵住审判管理“牛鼻子”

坚持目标导向,压实多主体审判管理责任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推出“一单一书两办法”,加强会商研判,精准提高案件质量,快速破除效率顽疾。坚持效果导向,健全分级分类全员考核机制,抓好院庭长阅核、案件质量评查等工作,一审服判息诉率94.5%。

3.夯实梯队培养“基本盘”

提升队伍素质。构建“1+3+N”人才队伍工作体系,创新实施“镇法强雁”计划,压担培育年轻干部。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动作用,评选“模范五星”30人次。51篇调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刊发或表彰,2篇调研文章荣获国家级法学论坛一等奖,一课题获评全省法院二级课题A档。加强廉政建设。出台《机关作风建设计分管理办法》,完善“职责+风险”两张清单制度,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我院被市中院评为五星级清廉单元。   

五、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严肃办理代表建议,推动4份代表建议转化具体工作举措。全力支持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法官履职评议,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备重大事项,报告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联络,听取意见建议100余人次。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专题通报法院年度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涉民生重点议题民主协商,广泛凝聚法院工作共识。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全力支持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组织公众开放日、庭审进校入企等活动,积极推进阳光司法,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

2025年工作安排

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区委部署要求,六干争先,持续推进“四个一流”,勇当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法院先行者,为我区不断深化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锚定“政治站位最高”,在做深政治与法治相融中勇当先行者。

二是锚定“支撑发展最牢”,在做深履职与服务并行中勇当先行者。

三是锚定“审执业绩最优”,在做深办理与治理并重中勇当先行者。

四是锚定“群众口碑最好”,在做深公正与效率兼顾中勇当先行者。

五是锚定“队伍形象最佳”,在做深严管与厚爱结合中勇当先行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