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专项治理推动"问题清单"化为"满意清单" | |||
| |||
“办了2200元的游泳卡,才去了2次,店家就突然关门,还好有部门合力解决。”日前,宁波市镇海区市民王女士面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对投诉问题处理给予了满意的评价。 此前,镇海区某商业综合体的一家连锁健身房突然停业,大批会员陷入消费纠纷。该区文广旅游体育局、区委政法委等“预付卡退费难”专项治理成员单位及时介入调处,主动与商家、房屋出租方、会员代表等沟通协商,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监督。经过一个月的处理,该机构会员会籍平移至综合体新入驻的健身店,群众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解决预付卡消费群体性投诉8起,对5家商户制发了《责令限制整改通知书》……“预付卡退费难”专项治理的成果是镇海区纪委监委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镇海区纪委监委落实上级部署,会同9家区直单位确定了中小学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三方运营等9个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项目。镇海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及背后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对监督发现的体制机制运行不畅、衔接不顺和制度空白滞后等存在问题推动整改,始终把群众评判结果作为检验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清单”。 专项治理中,镇海区建立健全“区委统筹、分管领导牵头、职能部门主抓、纪委监委监督”的闭环式责任落实体系。该区纪委监委及时印发《联系提醒函》,督促区领导专题听取相关部门专项治理情况报告,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镇海区纪委监委通过班子成员下沉督导、“室组地”联动明察暗访、派驻机构“嵌入式”监督检查,推动监管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调、同向发力。该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实地调研,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1个,督促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解决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实施方案。 有力监督下,一批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中,区建设交通局采取项目清查、实地核查、走访调查等手段,发现小区物业公司分成比例未在合同中约定、部分公共收益未入账等20余个典型问题,目前均已整改到位,同时该局积极推动锦绣曙光小区试点推行“业财街理”制度,通过智慧化管理实现小区公共资金全链条线上审批和公开,进一步发挥业主自治管理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专项治理中,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卫生健康局补短板提弱项。2024年镇海区下沉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科室专家68名,并推出镇卫生院24小时急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日体检”等便民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既解决具体问题,又强化源头治理。镇海区纪委监委深化监督治理结果运用,针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漏洞短板,推动责任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形成长治长效的专项治理格局。专项治理以来,镇海区纪委监委已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推动出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运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16项。 “专项治理效果如何,群众是最好的发言人。”镇海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纪委监委将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全面了解老百姓对专项治理项目的满意度,确保治理任务件件落实,治理承诺条条兑现,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