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24089522/2025-223566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成文日期: | 2025-02-10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区政务办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镇海区营商环境建设办2024年法治镇海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法治建设推进情况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依法治区办具体指导下,镇海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深刻领会《2024年度法治镇海建设工作要点》《镇海区2024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镇海区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镇海区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行动工作方案(2024年)》等文件精神,把握新职能、新定位、新目标,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政务服务、增值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各重点领域展开工作,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新高地。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任务
1.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区营商环境建设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单位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围绕《镇海区2024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及《镇海区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以法治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涉企法治服务改革。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中心工作,先后出台《2024年镇海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工作要点》、拟定《2024年度镇海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细则》等相关文件,明确各部门法治职责,确保各项法治任务有效落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全面夯实法治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工作开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把法治化思想融入政务服务、增值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结合中心窗口工作实际,举办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题话事论坛,开展《全身心争当惠商利企服务标兵、全方位打造增值改革先行示范》等系列专题学习,不断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切实夯实学法守法用法基础。
3.不断拓宽宣传维度和广度。深化法治服务及宣传创新,除建好用好政务服务中心“互联网+政务公开”服务区建设外,迭代升级“一键上门帮办”服务,以提供增值优享服务为着眼,构建政务巴士“定时定点+预约即开”工作机制,组织政务巴士进村入社、进园入企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实现了服务的精准对接和灵活调度。依托“81890”24小时民生专属服务热线,增加86581890营商环境服务热线,建立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今年全年,开展送服务及宣传下基层主题活动12场,预约定制服务11次,服务群众近万人,归集各类企业诉求1366件,问题办结率达到99.5%,满意率达99%;
二是深化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强化依法行政,着力打造政务服务法治环境
1.优化“一个中心”建设。持续夯实“126X”服务矩阵,形成由区级1个中心、镇(街道)和园区7个助企服务驿站、以30个“暖企护航”服务点为核心的多元服务场景共同构成的四级服务体系。同时,完善“八区十领域”服务架构,有效汇集三侧涉企服务资源189家、组建首批139人的“三首席·三帮办”服务团队,高标准、高质量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各类法治服务。
2.优化各类涉企平台建设。打造智慧便捷的“镇企航”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慧企千问”SEP-GPT应用,上线远程视频协助应用,推出“镇企航”二维码“一码享服务”数字体系。全力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牵头起草《镇海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强化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健全五端收集、四级响应、三色亮灯诉求流转机制。
3.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年度新增设水电气网联合报装、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企业、企业破产信息核查等“一件事”,实现“一件事”线上线下联办事项64个。深化“跨域办”服务,与上海浦东新区签订双向协议,新设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业务事项43个,推动长三角跨省业务属地远程受理,群众就近政务窗口办理。健全线上线下帮代办服务体系,迭代升级“难办窗口”,推出“娜姐兜底办”工作室;开发远程视频帮办系统,实现智能帮办服务,线下组建“七彩阳光帮办服务团队”,为企业重大项目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为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办、优先办、上门办等服务。
三是突出公开透明,从严依法监管,着力推进招投标统一大市场建设
1.完善制度平台建设。按照部门职责制定出台《镇海区非依法必招建设工程项目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明确村级小型工程交易工作的通知》,厘清非依法必招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类别,指导镇、街道完成出台或修订本级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规范小型工程项目交易。与区征迁办、区建交局联合制定印发《镇海区房屋拆除工程发包管理办法(试行)》,将拆除工程中的房屋拆除费和旧料残值收益按规定公开竞争,解决拆除工程发包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问题。升级改造基层交易平台,全流程重构小型工程、国企采购、产权交易三类项目,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线上全覆盖。基层平台自今年3月启用至12月底,节约企业投标成本约1200万元。
2.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通过鼓励投标人使用非现金形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方式降本减负,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交易流程,全面实现“不见面”开标,节约招投标成本。落实惠企政策,提高小微企业、外地企业中标率。开展本地建筑业企业招投标实操培训,帮助镇海区建筑业企业及行业相关招标投标人员深入了解当前投标政策、投标实务知识。
3.升级监管服务流程。实行容缺备案,对暂缺审批手续或招标控制价的项目,经招标人承诺后允许其提前进入招标程序。允许在子项目的立项手续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暂时使用主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启动勘察设计的招标工作,为项目高效实施按下“加速键”。严格落实“招标人+监管机构”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动公平竞争审查由事后监管转为事前管理,确保条件设置合理、符合实际需要。今年招标人提交公平竞争审查表173份,项目覆盖率100%。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增值改革创效益
把握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抓手地位,一体推进五大环境建设提质增效。指导五大环境牵头单位积极发挥信用修复、出海无忧、医保工具箱、重点行业合规指引编制等具有镇海辨识度的典型实践做法效能,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等专项行动,持续擦亮“镇企航”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围绕线上线下企业服务中心与平台、“126X”四级服务矩阵等载体,进一步完善企服中心运行机制。
(二)规范交易促公平
根据《关于加强非依法必须招标工程项目交易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修订《镇海区非依法必招建设工程项目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扶持壮大地区企业发展。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全面落实“七个不准”要求,多跨协同组织“双随机、一公开”等专项联合检查。推进镇海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培训,强化采购队伍能力建设与作风建设。做好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串标围标违法行为,推动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三)服务升级提效能
持续推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在高质量实施推广2024年重点“一件事”事项清单的基础上,谋划更多群众所需的地方性高频“一件事”事项。推进建设“娜姐兜底办”工作室,成立政策宣讲服务团队,扩面增效推进政务服务普惠便利化。完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强中心工作人员的管理,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打响“微笑有礼 办事无忧”的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