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9477149/2025-00077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5-01-08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区综合执法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宁波市镇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
2024年,镇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共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区委办公室《2024年度法治镇海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贯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为主线,局主要领导充分发挥“头雁”领学促学作用,带头发言、带头宣讲、带头落实,全年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7次(其中“第一议题”学习25次)、研讨交流15次,全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等,弘扬宪法精神。积极实施“每会一法”学习,主要领导带头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通过授课、自学、研讨、考察等多种方式,制定并落实年度学法计划,组织全局干部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全年共举办集体学法讲座7次,推动全局上下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实现行政执法质量提升、效能提速。
(二)深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
深入实施贯彻《宁波市镇海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规定(试行)》工作要求,加强和规范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推动镇(街道)治理效能的提升。配合区赋权事项调整工作要求,对《关于动态调整澥浦镇等3个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事项的通告(代拟稿)》和《关于动态调整九龙湖镇等3个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事项的通告(代拟稿)》等2份草案,围绕文件制定主体、制定依据、制定权限等方面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相应意见,助推赋权事项调整顺利进行。围绕已出具的合法性审查意见,收集编写行政合法性审查典型案例《宁波某某建筑劳务公司损坏林地案》1则报市综合执法局。
(三)扎实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
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内审机制,围绕滥用行政权力妨碍商品服务和要素自由流通、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限定或者变相限定交易、制定含有排除、限定竞争内容规定等四方面重点领域,对本部门存量政策措施开展全面的自查工作,对新制定政策措施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实现公平竞争审查100%覆盖。9月,根据区依法治区办要求开展法规政策文件专项清理工作,提出清理建议5条。
(四)贯彻增值服务理念,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改革所向、企业所需,实施行政执法“事前指导预防、事中审慎监管、事后帮扶提升”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是建立运行机制。出台《镇海区关于推行涉企行政合规全周期指引工作的实施方案》《镇海区关于构建全周期行政监管执法体系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推出“蓝盾融光·益企行动”十项举措并配套包容审慎、整改帮扶等具体工作指引,实施平台建设、清单编制、联合帮扶、团队打造等14项具体任务。二是打造服务平台。线上依托浙里办“镇企航”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设置“益企帮”行政合规全周期指引功能模块,为企业提供在线申请、帮扶指引等服务,目前已编制12个行业、185个高频事项的行政合规清单,20个短视频播放量已过万次,实现80%以上问题企业自行合规整改。三是强化审慎监管。全面推行“轻微违法不予处罚”“较轻违法限期改正”等包容审慎制度,给予企业充分容错纠错空间,助益企业生存发展。目前,已梳理涉企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99项、较轻违法行为限期改正事项清单60项,办理适用不予处罚案件67件,给予企业充分容错纠错空间。
(五)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围绕“大综合一体化”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一是统筹体系更加定型。区综合执法指导办牵头抓总,以领导统、指挥统、机制统推动抓实行政检查计划统筹,今年以来,全区共处置违法类线索3775条,按期处置率100%。同步深化“三书一函”、执法通报等常态督查机制,制发工作提示单52份、风险提醒函4份,有效推动责任落实,澥浦镇创新推出“六环递进”工作机制,在全市执法质效工作推进会上做交流发言。二是链条衔接更加紧密。健全编办、司法、综合执法三部门间协作配合机制,统筹抓好专项督查、问题研究、联合会商、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横向”统筹有力,“纵向”指令畅通。区综合执法指导办联合区司法局印发《镇海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实用手册》,联合开展“镇执有你·与法同行”执法微视频大赛,推动行政执法正规化、标准化、规范化。三是执法质效更加彰显。聚焦“检后罚后整改”环节,整合执法部门、营商环境办、属地镇街等多方资源,探索实施联合帮扶整改机制,全年线上线下共收到预约1178件次,及时响应率100%;累计为1102家次企业提供帮扶服务,问题解决率98.73%。镇海区列为省司法厅“罚后整改”项目的主揭榜单位。全面推行“三书同达”,2024年共适用案件542件,探索罚后整改帮扶,实现“帮扶一企、规范一类”。
(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探索“党建+执法”模式,围绕“组织共融、执法共融、服务共融、文化共融”,结合“镇执先锋”党建品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积极筹备“宪法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纵深推进普法宣传活动。建设合规案例库,加强案例编撰发布,今年以来编辑典型案例26起并向社会公布,通过案例宣传引导形成事前警示,解决“什么是违法、违了什么法、怎么不违法”的问题,助推群众遵纪守法、促进企业行业合规发展。以“法润万家·益企安商”为理念,从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社会出发,打造“有法‘执’说”普法品牌,践行执法理念从单向管治向双向奔赴转变,从单一处罚向多元共济转变,提高公众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执法基础仍待进一步夯实。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仍待加强,尽管已建立案件移送、执法协同等工作机制,但是实际配合度仍有待提升。二是包容审慎监管需进一步抓实。包容审慎监管的事项清单仍继续拓展,适用场景、适用程序、宣传引导工作有待加强规范。三是执法队伍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各执法部门(包括镇街)法制审核水平仍待加强,法审人员具备法律职业资格占比较低,案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工作目标
加快理念整体化建设,提升全流程执法质效,坚持把行政执法工作放在整体政府中去谋划,按照“部门协作、快速联动、信息共享、通力合作”原则,完善行政审批、业务监管、综合执法部门之间协同联动机制,推动监管执法从“各自为战”向“各进一步”转变。加快实战实效化建设,紧扣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环节,优化全领域营商环境,持续推进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锻造梯次合理、全能全面、作风过硬的执法铁军。
(二)工作思路及重点举措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综合执法办“统”的作用,将亮码检查、执法监管“一件事”纳入重点工作,推进行政执法计划统筹实战实效,加强对指挥协调、赋权调整、教育培训等重点工作的统筹力度,健全协作配合、争议协商、议事会商等制度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强化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按照“权责法定、权责相适”原则,把执法规范化作为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办案分享交流会,案卷评查等方式降低案件办理差错率,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全面落实“三项制度”,通过培训指导、专题交流、强化审核等方式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着力解决“公开不规”问题。处理好“简案快办”和“繁案精办”的关系,全面推广应用“简案快办”执法模式,打通执法办案“快速路”。
三是持续推进综合执法领域审慎监管。精心打造“蓝盾安商”企业法治服务一类事品牌,深化行政处罚自动履行“免加罚”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免于加处罚款、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减轻处罚,充分体现合法、合理、过罚相当等行政处罚基本原则。通过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较轻违法限期改正”、设定执法观察期等措施,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加大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涉企行政争议快速处理机制等制度的探索创新,确保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深入推行“三书同达”工作,进一步落实行政处罚信息到期提醒和信用修复跟踪回访服务,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四是扎实开展学法普法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强普法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队伍法治素养,积极调动干部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普法工作和执法全过程相结合,推行主动告知式普法、答疑解惑式普法、释法说理式普法和行政约谈式普法等普法形式,深入推进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