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0211000000/2025-223393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成文日期: 2025-01-21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发改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5年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情况

2025-01-21 11:03 来源:办公室
字号:
分享:

一、候选项目基本情况

2025年10个候选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约6932万元,其中养老服务类项目1个:“爱在邻里”家门口幸福颐养圈提升工程;文体旅游类项目1个:百姓“艺”呼百应“耕基”工程;便民服务类项目2个:“放心充”安全便民充电服务项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交通出行类项目1个:公交线网优化专项;就业创业类项目1个: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育行动;医疗卫生类项目1个:基层卫生服务环境及应急能力提升项目;社会安全类项目1个:“瞭望哨”公共安全智能监控项目;教育助学类项目2个:义务段学生“午休躺睡”工程、中小学校运动场地改造提升工程。

10个候选项目均为当年完成项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详见《镇海区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汇总表》。

二、候选项目形成过程

按照《镇海区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暂行办法》规定的征集程序,在镇海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推进民生实事征集工作。

1.征集阶段:9月1日,正式向社会发布征集公告,启动为期1个月的征集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征集民生实事项目线索。9月2日,向“两代表一委员”、区级部门和镇(街道)进行征集。10月份,区人大通过代表联络站活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基层意见。本轮征集期间,共收到意见建议429条,其中公众意见建议310条、“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建议99条、部门意见建议20条。

2.筛选阶段:通过对收集的意见建议、社会治理中心、网信和信访等各类线索进行梳理、汇总,初步形成14个民生实事意向项目。10月中下旬,区发改局、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联合组织召开项目谋划推进会,逐一对项目进行会商研究,区级相关部门牵头对项目的可行性、成熟度等进行整合、充实,遴选出13个初选项目。

3.深化阶段。11月中上旬,常务副区长钱荣多次听取进展汇报,并进行工作指导。11月15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法传专题听取项目汇报。11月18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人大初步建议项目的汇报。随后,区政府结合区人大建议项目,初步确定10个候选项目,区发改局会同区财政局逐项研究确定建设内容、资金安排等。12月5日、9日,童华强区长分两次专题研究项目,形成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方案。12月10日,常务副区长钱荣专门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法传进行了汇报。12月18日,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六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区政府关于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及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形成情况的汇报。整个过程与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区级部门、各镇(街道)进行了常态化沟通。

4.决策阶段。12月19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0个候选项目。12月26日,区委常委会审定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12月31日,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同意将《关于2024年镇海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及2025年镇海区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形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区人代会审议。

三、候选项目选取原则

一是尊重民意,体现民主。民生实事项目征集过程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征集过程中,多渠道、多方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的诉求,确保候选项目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在项目筛选上,力求普惠共享、广泛受益,使项目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二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充分考虑当前我区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和资源配置现状,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进行深入地论证和评估,结合社会效益、区域平衡和资金测算等关键因素综合考量,确保项目既符合民心民意、发展需要,又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实现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是突出重点,注重成效。候选项目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老一小”、便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安全等问题出发,回应群众关切,量化建设内容,细化实施方案,确保当年立项、当年完成、当年见效,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附件:附件 2025年镇海区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汇总表.pdf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