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家人”靖州行第一站——走进留守儿童的快乐“老家”

发布日期:2024-09-29 09:08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图为活动现场。

“细雨不止,溪面上一片烟。”——许多人知道湘西,是从沈从文的《边城》开始。

地处湘、黔、桂交界,此次“衣家人”公益活动的目的地——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烟雨之地”。

然而这两天,这座傍水而居的山城却呈现出一片万里晴空,云贵高原东缘的一排排山间村落被阳光普照。

9月26日9时,一辆满载物资的货车沿着209国道向南疾驰。“这里的柏油路是去年刚铺好的,以前是水泥路,又窄又颠簸。”靖州同心公益社会工作者黄兰告诉“衣家人”,受地理环境影响,修路难问题一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痛难点。“好在这几年,公路已经贯穿了靖州所有村。做公益,任何角落都能到达。”

作为“衣家人”靖州行的第一站,渠阳镇横江桥小学就建在209国道边上。2023年夏天,眼瞅着“老邻居”穿上“新衣服”,横江桥小学的250米的水泥跑道最终翻新成了塑胶跑道。

“此前学校是小平房,如今是五层高的楼。”据横江桥小学校长于艺斌介绍,得益于政策和爱心人士的帮扶,这几年,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成为渠阳镇上百名留守儿童的快乐“老家”,校方还在空地上开辟了一座“开心农场”,供孩子们种蔬菜、摘柚子。

随着“衣家人”5000余公斤爱心物资顺利抵达,横江桥小学的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排起长队。“他们开心,我们就值得。”衣家人志愿者、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应彬彬此行肩负着若干堂卫生公益课的职责,无论输送知识还是运衣服,他都格外卖力。

“很合身!”拿到新棉袄,11岁的石凯枫不顾正午的高温,迫不及待地把衣服穿在身上。梦想当乒乓球运动员的洪祥顺领到一件加绒卫衣:“以后跑步、打球都穿这件。”

5年级的吴睿说,远道而来的志愿者,让他想起自己的父亲。“爸爸早些年就去宁波打工了,已经7年没回家。”像吴睿、石凯枫这般的“大山之子”,勤劳、懂事、能吃苦便是他们的人生标签。父母离异后,吴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除了上学,他还要干农活、做家务。

“在靖州,很多地方都是几个人独守一座空山。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教育的力量,许多父母也愿意从远方折返回乡,陪孩子们上学。”于艺斌罗列了一组可观的数字:这两年学校的留守儿童比例,从80%降到60%。

志愿者黄兰就是最早回来的那一批,多年前她曾在深圳、上海等地务工,返乡既为了孩子,也为了公益,“看过大城市的灯火璀璨,改变家乡现状的想法就会愈发强烈。”

2024年是“衣家人”公益活动的第十一年。接下来四天,志愿者还将走进靖州县2个村庄、3所学校。“有了同心公益的鼎力相助,相信这一段湘西公益行会是一路阳光。”“衣家人”领队叶珂珂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