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两链”深度融合 持续锻强新质生产力 镇海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

发布日期:2024-08-15 09:06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日前推出报道《聚链成群做强先进制造:宁波“强磁场”》,关注宁波中科毕普拉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镇海新材料企业,聚焦我区新材料产业发展。

“2020年,5000万元;2023年,超过3亿元。”2015年,郭海等三位博士带着科研成果,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新材料初创产业园开始创业。历经四年坎坷,中科毕普拉斯实现非晶纳米晶软磁量产。此后,其年产值就像驶上了快车道,一路狂奔。

非晶纳米晶软磁属于软磁材料中很小众的一个赛道,中科毕普拉斯是全市唯一制造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企业。“硬磁材料是大家熟知的磁铁,俗称吸铁石。软磁材料,也就是电磁铁,在生活中虽不常见,却很常用,只是因为它藏身于各种产品的内部,才鲜为人知。”中科毕普拉斯副董事长郭海说。该企业产品已被苹果、华为、三星等全球知名品牌全面采用,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局面,有效保障国产供应链安全。

在镇海,新材料规上工业年产值已超过330亿元。纵观镇海新材料产业,既有招宝磁业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又有中科毕普拉斯、晶钻科技、昌亚新材料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有天钛增材、浙江陌凛等广大中小微企业,共同奋进在跃迁之路上。

浙江陌凛每年升级材料配方,赋能慢回弹减压玩具更优品质,拓宽潮流玩具市场蓝海;天钛增材运用自主创新的产线,制造出拥有耐腐蚀性等多个优势的钛合金球形粉,喜获航海、航空航天等领域青睐。毋庸置疑的是,新材料让企业更能主动嵌入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拥抱更多发展契机。2024年上半年,天钛增材产值超过4000万元,同比增长近100%;浙江陌凛产值超过4100万元,同比增长逾110%。

多年来,我区在构建新材料产业链的征程中,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力聚焦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发展要素,不断提升新材料企业设计、研发和制造等综合能力,锻强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

镇海相继引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涉及新材料领域科创平台8家,为全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支撑。以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为例,作为全国石墨烯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其接续拉长现有产业链。

让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自豪的是,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深入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环节,淬炼出覆盖范围更广、服务支撑领域更多、应用技术功能更为强大的石墨烯产业链,孵化出15家企业。在我区助力下,其中的富理电池、柔碳科技等近10家企业,扎根镇海成长。

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将培育更多新材料企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锻强新质生产力,助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