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宁波帮”精神 情系教育慈善 香港邵氏基金会一行在镇走访

发布日期:2024-07-31 09:11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

在镇海参加了邵逸夫故居修缮落成暨邵逸夫生平展开展典礼的邵氏基金会一行,7月30日下午走访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和镇海中学。怀揣着“宁波帮”崇学重教的初心,他们在邵逸夫先生的故乡,找寻着传承“宁波帮”精神的印记。

香港邵氏基金会主席陈伟文,省政协副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省委原常委、秘书长、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曦,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陈十一,区领导林斌、杨益等参加。

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陈十一向邵氏基金会一行介绍了学校创办和建设情况。“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就是一所传承‘宁波帮’百年教育情怀的学府。”陈十一郑重说道。

“教授从哪里招来?新型研究型大学跟传统大学有何区别?”听完介绍,陈伟文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询问。秉承邵逸夫先生对教育的支持态度,邵氏基金会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地捐助教育事业,造福更多学校和学子。

因“宁波帮”而建、依“宁波帮”而兴。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省市共同建设,在邵逸夫先生故里兴起中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既是知识的高地,更是“宁波帮”精神的写照。一种浓浓的情愫在交谈中流动,大家探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追溯着“宁波帮”人士的前瞻和洞见。

在镇海中学,随着吴国平校长的介绍,邵氏基金会一行遍访这座百年名校。听到体艺馆里篮球的砰砰声响,看见自习室里学生书写阅读的专注神情,目睹大成殿里《镇海中学赋》的恢宏,陈伟文停住脚步、频频点头。

“高中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大有作为。”边走边看,大家交流着对教育的看法,吴国平校长提出的这一观点获得了陈伟文的认同。陈伟文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

菁菁校园、书香幽幽,人们在此间思索着新时代教育的新内涵,也深深沉浸在邵逸夫先生教育慈善的博大胸怀之中。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