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衔人 | 沈辉 |
附议人 | 竺懂、张瑜 |
建议内容 |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在农村地区的具体体现和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民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关于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发布至今已有15年,并将焚烧秸秆行为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也是大力投入到禁止焚烧秸秆工作中,空气、水资源污染情况逐步改善,进一步维护了生态平衡,然而,在禁止焚烧秸秆以后,农田内秸秆又未能合理有效的进行处理,就产生了以下三点问题: 一是生产成本提高。焚烧秸秆是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的一种简单、便利的秸秆处置方式,其作用就是有效杀死栖身在秸秆内越冬的病菌和虫卵,防止其为害下茬作物,同时还能消除杂草及其种子,焚烧秸秆后产生的草木灰也是很好的钾肥来源,在禁止焚烧秸秆后,农户在来年使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的量势必增加,种植成本提高,且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提高,防治工作难度提升。 二是现有途径缺少。我区当前虽然拥有将秸秆打包离田的单位,但是单位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打包的需求,不少在晚稻收割后选择种植小麦或油菜的农户,因时间紧促等不到打包单位而选择将秸秆简单打碎或直接翻耕到田里,秸秆得不到有效处理,且打包单位服务对象仅面向各村种粮大户,散户的秸秆无法处理。 三是禁焚意识欠缺。随着青年一代不断流入城市,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一辈农民多数依旧遵循刀耕火种的传统,无法接受新的生产模式,白天焚烧秸秆被村干部以及相关部分人员劝阻后,往往会选择在晚上六点以后或次日清晨四五点再次进行焚烧,这种“游击战”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难度,甚至有部分农户因不满村干部三番两次的劝阻而产生冲突。 处理农田秸秆问题就如大禹治水,不能一味的去“堵”,还要去“疏”,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增加投入保土保墒。我区不少种粮大户目前未拥有高效的秸秆粉碎设备,秸秆还田利用率低,相关部门可以提高设备购买补贴,帮助种粮大户在收割完后自行有效处理秸秆,改善土壤质量和水分保持能力。鼓励各村种粮大户和政府共同建立秸秆综合回收利用基地,将秸秆在基地加工成饲料、燃料和肥料,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提高秸秆的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形成“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并举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加快组建秸秆专业处置队伍,形成打捆-清运,粉碎-清运的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户在收割完后快速清理田中的秸秆。 二是拓展渠道变废为宝。要把秸秆产业发展成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推动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食用菌基质、育苗基质、栽培基质等,用于菌菇生产、集约化育苗、无土栽培、改良土壤等,鼓励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非木浆纸、人造板材、复合材料等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结合我区农耕文化,推出稻草文化艺术,利用稻草编织成雕塑、稻草房、茅草棚等丰富景观节点,打造农村旅游新亮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三是加强宣传盘石桑苞。线上依托微信朋友圈、广播、网格群等载体,线下通过村委会大厅电子屏滚动播放、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利用老年群体“隔辈亲”特点向孩子们进行授课宣讲等方式,首先向广大农户宣传禁烧秸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向农户介绍秸秆的正确有效处理方式,营造秸秆禁烧“人人理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鼓励农户将秸秆统一打包到集中点位等待专业处置队伍前来收集或利用秸秆制作编织品、编制器具等增加经济收益。 四是深化技术创新。在秸秆高质量利用方面,我国已有所突破,把秸秆变成了木材,该项技术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要加大力度进行技术攻关,尽快补上技术短板,不断提升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 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加大秸秆离田补贴力度,支持专业合作社和收储公司到田间地头收秸秆,为农户提供便捷服务,让农田中的秸秆应收尽收。在秸秆利用方面:参照一些欧美国家做法,把秸秆能作为优先发展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进行扶持,如对秸秆发电给予有力的政策补贴,包括投资补贴、上网电价补贴、减免税费、低息贴息贷款、科研投入、配额认购等方面。 六是形成工作合力。秸秆资源化利用不仅仅是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责,生态环境、发改、科技和财政等职能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共同推进。上级部门要承担起属地责任,主动做好农户和企业间的牵线搭桥,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基层干部要把工作重心由秸秆“禁烧”监管转到“离田”服务上来,协助农户做好秸秆离田。对于秸秆资源化利用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应给予表彰奖励。 |
主办单位 | 宁波市镇海区农业农村局 |
会办单位 | 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资规分局、区经信局 |
答复意见 | 沈辉、竺懂、张瑜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合理处理农田秸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助推秸秆露天焚烧综合治理和美丽镇海建设的重要举措。镇海区农业部门始终秉承“以疏促堵、科学还田、高效离田、资源利用”的理念,不断科学高效地推进以稻麦油作物为重点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2023年镇海区全年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约1.94万吨(以干草为统计口径,下同),其中稻麦油作物可收集量为1.75万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9%,离田利用率22.1%,位列全市中上游水平。经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财政局和区科技局(科协)会商,结合各自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职能分工的实际,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一、推动政府牵头部门为主的专项行动和组织架构 按照省委书记易炼红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疏堵结合,以用促禁,进一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根据省、市政府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要求,结合省委办公厅落实省委领导指示开展调研后形成的《加大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政策支持的有关建议》内容,推动制定并印发《镇海区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意见的通知》,建立区级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分别在收储运体系项目补助、秸秆收集装备农机补贴,秸秆产业化利用(招商、经信、资规的投资激励扶持和用地指标),秸秆产业利用科技攻关,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财政扶持顶格补助。 二、秸秆就地粉碎科学还田利用 大力推广“低留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主要以小麦、早稻、连作晚稻作物秸秆为主,还田量为1.5万吨左右,占比约77.9%。 1、推广科学还田技术和应用 在稻-稻、稻-麦、稻-油等轮作种植区域,持续开展了秸秆还田监测评价,推广秸秆科学还田技术规范,确定合理的秸秆还田量,减少对后茬作物生长影响。不断强化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还田的农艺农机融合,提升了秸秆粉碎、翻耕还田的效率。 2、拓宽还田利用途径和方式 结合镇海本地的经济作物种植需要,在红美人、草莓、蔬菜等种植基地内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不断拓宽秸秆利用途径和方式,发挥秸秆再利用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三、秸秆高效离田资源化利用 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的构建,打通秸秆离田资源利用化产业发展的“最初一公里”,2024年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率目标为98.1%以上,力争离田利用率达到30%;2027年分别达到利用率98.5%和离田率40%以上。 1、扶持培育秸秆打捆离田收集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全区现有4支秸秆收集服务队伍,均以500亩规模以上种植主体发展而来,可完成全区约4600亩小麦和晚稻秸秆的离田打捆收集作业。进一步扶持鼓励种粮规模主体建立打捆收集队伍,2024年计划新培育扶持秸秆打捆离田收集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家以上,为探索秸秆资源化、产业化、商业化利用打下前端的可操作性基础。 2、提升秸秆打捆机等收集设备的装备水平 通过不断试验推广国内外可适应不同作业场景和草捆类型的秸秆离田打捆机械及其配套设施设备,解决宁波地区水稻田泥泞宜机性差,打捆后秸秆草捆搬运、存储和转运等费工费时等痛点,持续探索粮油秸秆离田利用打捆、搬运、收储、转运环节全程高效降本的可持续商业新模式的应用。为全市秸秆资源离田机械化装备应用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3、布局建设市级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 建设收储中心是解决当前秸秆离田利用中收集、储存和运输等困难的关键环节,目前已建成全区首个市级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其位于庄市粮食生产综合服务中心内,总投资210万余元,建成1000平方秸秆收储库棚,实现1000吨稻麦油作物秸秆的年收储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划布局市级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6个(2024-2027年)。 4、拓宽秸秆离田后“五化”利用的消纳和销售途径 有效解决秸秆收集后的消纳和销售问题,是破解秸秆离田打捆收集主体可持续化作业和秸秆离田后“五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利用等难点的重中之重。今后将重点围绕区内区外两个终端利用市场,以“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产业利用为方向,积极做好“户企对接”服务。一是通过外运至区外市外秸秆加工利用企业消纳处理,离田后秸秆草捆可向饲草料加工的宁兴涌优饲料公司、制作食用菌棒基料的北仑茹香农场、绿化护坡材料的奉化恒磷有限公司、生物质颗粒加工的上虞佳源生物质燃料公司等进行对接销售。二是依托区内秸秆加工利用企业和种养殖户进行消纳处理,加快培育生产草炭土的秸秆加工利用企业的生产运营正常化。 宁波市镇海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10日 |
答复时间 | 2024-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