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首家农村老年共享餐厅开业 让老人尽享幸福“食”光
5月29日上午,位于蛟川街道迎周村蓝领公寓附近的“村里有粮”老年共享餐厅正式开业,村里不少老人结伴前来庆祝这一便民食堂的落成。
从区民政局获悉,“村里有粮”是我区首家采取“村办民营”模式建设运行的农村老年共享餐厅。餐厅总建筑面积约480平方米,房屋场地由街道和村投资建设,引入第三方社会餐饮服务企业“宁波市镇海区蛟川村里有粮饭店”参与后续运营,可同时满足240余人的用餐需求。
餐厅开设一个定制化老年就餐专区,安排专有就餐位64个,专区桌椅采用适老化标准,桌角、椅背等位置采用无尖端圆形弧面设计,桌面、地面等做了防滑防撞处理,确保老年人用餐安全。
餐厅不仅面向老年人开放,也向社会大众提供服务,从单一老年食堂向市场化运作的“共享餐厅”蜕变。老年人按年龄和困难程度享受梯度优惠,非老年人则按市场价收费。这种灵活的经营模式旨在增加运营收入,补贴老年食堂的日常运营。
“我在这里吃一餐饭,只要付7块钱。”村民周大爷说,他今年83岁,脚有残疾,可以享受区里和街道的补贴,吃饭非常划算,而且菜品丰富、营养均衡。
根据政策,村里60周岁以上普通老年人每餐12元,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每餐9元,特殊困难老年人每餐7元,优惠幅度超50%。同时,餐厅还构建起“中央厨房+分餐点+送餐上门”的三级网格化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探索早餐、净菜、预制菜配送等服务,将更多特色化、精细化、多层级的餐食菜品送到农村居家老年人面前,惠及周边老年人群2000余人。此外,餐厅还计划在未来为蓝领公寓的住户提供就餐福利和送餐服务。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深入解决农村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针对农村市场参与主体较少的现象,通过提供运营补贴的形式,不断吸引养老服务机构、社会餐饮企业、公益慈善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到农村老年助餐工作中。面对农村老年人较为分散的客观难题,构建起“社工+义工”的助老服务队伍,承接“最后一公里”送餐接力。通过设置助餐红榜区,鼓励乡贤捐资助孝和村民助老互助,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自2022年全区助餐工作推进以来,各助餐机构已收到各类捐赠超过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