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形式 重拳出击 聚焦重点 区卫生健康局筑牢医卫平安健康防线

发布日期:2024-06-26 10:00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平安是最重要的民生,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期盼。守护平安,是卫健人始终不变的初心。近年来,区卫生健康局紧紧围绕“平安镇海”建设要求,立足卫生健康职能,深化“平安医院”建设工作,通过持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依法依规多维度打击非法行医、不断丰富传染病监测手段、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等多项举措,成功构建稳定、和谐、有序的医疗卫生环境,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创新形式 强化平安医院建设

“消防设施布局不合理、防火材料不符合消防等级规定……”日前,区卫生健康局到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聘请的消防技术专家以“现场问诊”的方式,对医疗单位的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紧急疏散预案等进行全面细致评估,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确保医疗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一些基层单位自主排查隐患的能力不足,在自查时不够深入,对检查表中的标准规范不熟悉,专家一来就揪出不少安全隐患。”区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四级调研员朱大元说,为解决风险隐患“查不出来、改不到位”的问题,区卫生健康局通过引进消防技术服务单位,定期深入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方位的巡查,对存在“老大难”问题的点位进行重点回头看,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为全区卫健系统安全生产精准“把脉”。

构建平安医院,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平安建设成员单位,区卫生健康局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入手,进一步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把医疗安全工作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和制度性的重点工作来抓,探索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同时,逐一分析近两年来我区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复杂疑难医疗纠纷,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处置力度,完善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推动“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目前,全区7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获评市级基层平安医院星级单位,其中6家被评为四星级市级平安医院。

重拳出击 依法打击非法行医

随着大众对健康生活、医疗美容的需求日益增长,医疗卫生领域不断涌现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有的机构或个人打着各种养生保健的旗号,随意开展诊疗活动,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近日,区卫生健康局对骆驼街道某养生馆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经营者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的情况下,擅自为顾客开展针灸推拿、拔血罐等中医诊疗活动,而该养生馆的经营范围是非医疗类的养生保健服务。针对该店的违法行为,区卫生健康局于检查当日对其立案查处。

“养生保健服务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并不能治疗疾病,广大群众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合法的医疗机构寻医问诊,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轻信祖传偏方等广告说辞,掉进无证医疗的陷阱,最终伤害自身健康。”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非法行医不但扰乱正常的医疗管理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经过多年治理,我区非法行医类犯罪已得到有效遏制,区卫生健康局以高压态势开展多渠道、多维度执法行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持续加强医疗监管,不断净化医疗环境。2023年,全区打击非法行医共执行罚款38.87万元,让劣迹斑斑的“黑诊所”“假大夫”无处遁形,以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心的就医服务。

聚焦重点 守住平安底线

“非常感谢你们的耐心指导,真是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近日,澥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带着康宁医院的专家,上门为长期未服药的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现场诊断,对患者进行评估、分级、登记,并详细介绍诊疗方案以及能享受的优惠政策,优质贴心的服务得到患者家人的好评。

这是我区开展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控工作的一个场景。为了给他们更多的社会关爱,区卫生健康局积极探索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邀请专家主动上门走访,切实做到“发现早、评估快、管控实”,努力确保每一名精神障碍患者不漏管、不脱管、有人管。全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和稳定率均达到标准要求,全年肇事肇祸事件“零”发生。

关爱不止,温暖常在。除了精神障碍患者外,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同样是一个需要关心和关注的群体。为切实做好这一弱势群体的排摸和矛盾化解工作,区卫生健康局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时跟进计生涉稳群体的动态,落实联系人制度和帮扶关爱政策,帮助其解决实际需求。

医疗卫生关系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极为重要的民生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深化平安建设,始终坚持‘大平安’理念不动摇,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检查机制,创新平安建设各项举措,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广泛的覆盖面,为平安镇海建设贡献卫健力量。”朱大元表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