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开心、安心、舒心家园 “残疾人之家”为残友托起“稳稳的幸福”

发布日期:2024-05-17 08:56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我喜欢这里,大家可以一起聊天,又能干活挣钱,过得很开心!”“在这里有专人照护,日常生活不发愁,也给家人减轻了负担……”这样的由衷赞叹,来自镇海的残友,而他们口中的“这里”,正是我区这几年着力打造的残疾人之家。近年来,镇海区持续发力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实现工疗型残疾人之家100%覆盖,做到每个镇(街道)有1家残疾人之家,共计为120多名残疾人提供庇护照料服务。

排残疾人之忧,解残疾人之难。目前,残疾人之家已经成为残疾人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得到日间照料;也可以通过简单劳动获得报酬,减轻家庭负担,实现自我价值;还可以参与活动,展示自我风采,丰富精神生活。

人性化全方位照护 守护残疾人开心笑容

残疾人之家,由残疾人阳光家园等托养机构发展而来,是以日间照料为主,主要为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辅助性就业等服务的专门机构。2019年以来,我区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区原有的残疾人托养机构,打造更加规范的残疾人之家,高星级残疾人之家的数量居全市前列。

澥浦镇残友家园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也是镇海区首家省级五星级残疾人之家。托养一人,解放一家。残友家园将人性化服务贯穿于全日制托养服务的全过程,构建了全方位照护体系。除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残友家园还配备了全职医生和精防团队,以确保在残疾人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提供专业医疗服务。此外,还与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合作,定期进行医疗评估,全面掌握残疾人的健康状况,并与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合作,确保紧急情况下医疗救护团队可以在5分钟内抵达现场,实施救护。

澥浦镇残友家园所做的工作只是关心、关爱残疾人的一个缩影,镇海区各残疾人之家在人文关怀、康复服务、全方位照料等方面的探索中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家”里享受着全方位暖心服务。

精神残疾的小汪7岁时被狗咬伤,留有心理阴影,长期不与外界接触,性格孤僻。进入九龙湖阳光康福苑后,工作人员为小汪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通过聊天、喂饭、擦洗、精神关怀、用药护理等,让她逐渐敞开心扉,现在小汪情况稳定,干活也很积极。

这样的改变,在残疾人之家并不少见。走进庄市残疾人之家时,负责人陈双英正在辅助小包使用康复器械,她仔细观察着小包的状态,以确保在必要时及时提供抚慰帮助。“今年是小包来到庄市残疾人之家的第十年,初来乍到时,他连基本的生活也无法自理,于是我们决定对他进行单独照料。幸运的是,在我们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与照顾中,如今他已经可以独立吃饭、独立如厕了。”回顾小包的成长历程,陈双英的脸上浮现了笑容,“残疾人之家里的孩子都是我的家人,看着他们快乐生活、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

工疗式辅助性就业 保障残疾人安心生活

“我现在可以依靠双手养活自己了。”残友阿珍原先整日在家,她的老公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家庭经济压力十分大。2020年进入澥浦残友家园工作后,她不仅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后来,阿珍智力残疾的儿子也来到了残友家园,如今母子二人一起上班,家庭年收入比过去增加了6万元,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何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解决就业问题是关键之举。近年来,镇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之家工作,区残联按照高质量发展残疾人事业和实现残疾人共同富裕的要求,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满足残疾人基本照料需求。各级残联始终以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为抓手,持续巩固残疾人之家稳健运营,不断拓展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就业新模式,以“工”代“疗”、边“工”边“疗”,精心打造残疾人就业增收的“共富工坊”,并与爱心企业合作,为身体残疾、精神障碍人员提供简单易学、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较小的就业岗位,让残疾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不掉队。目前,共有120余名残疾人在全区7个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实现工疗共富。

2024年2月,蛟川街道悦馨残疾人之家与宁波天宏永耀轴业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15位残疾学员与公司签约,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目前他们每月可以拿到镇海区最低工资及享受企业缴纳的五险。这既为有就业意愿的精神智力残疾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疗、照护、托管环境,也帮助他们实现了自食其力,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残疾人家庭的压力。

“自2023年年初开始我们发放辅助性就业补贴,每星期达到考勤时间,每人每月就可以获得一定补贴。除此之外,残疾人之家还积极寻找代加工单位,与他们签订手工装配加工协议,增加机构内残疾学员的工疗报酬,此举大幅提高了残疾人来站工作的积极性。”贵驷慈爱残疾人之家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区、镇(街道)两级残联联动发力,依托覆盖全区的残疾人之家服务网络,扩大工疗辅助性就业服务范围。根据残疾人意愿、能力范围、生活便利等因素,充分利用残疾人之家信息优势和产品资源,将工厂方便运输、附加值高的劳动产品配送到困难残疾人家庭,搭建工厂与残疾人家庭供需桥梁。“去年以来,我区通过家庭式工疗辅助性就业解决有就业需求但难以走出家门的残疾人就业问题,进一步增加残疾人家庭经济收入,目前已有100多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足不出户’实现就业梦想。”

多姿多彩精神生活 打造残疾人舒心环境

残疾人之家,不仅是残疾人的生活地、工作地,更是他们的精神港湾,在这个“家”里,残疾人实现了“精神富足”。

近年来,招宝山街道、骆驼街道、贵驷街道等各残疾人之家针对各类残疾人特点定期组织娱乐活动,从文化学习到实践体验,从糕点制作到电商培训……一次次丰富的活动为残疾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除了常规文娱活动外,在招宝山康馨工疗站,红色文化活动成为丰富残友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过去的几年里,康馨工疗站的残友探访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共读雷锋日记,学习团结友好和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手绘党旗,在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力量。“社会融合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课题。”康馨工疗站负责人说,“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会认知,帮助他们进一步融入社会,共享幸福生活。”

与此同时,每个节假日,志愿者、结对企业还会来到残疾人之家,陪伴残疾人欢度佳节,给他们送去祝福的同时也带去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在必要时保护自己的权益,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

志愿者与企业的热心与爱心,让残友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也激发了他们反哺社会的强烈愿望,他们也渐渐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从2020年开始,澥浦残友家园的50余名残友,每人每年用工资捐款200元补助湖南常德石门县罗坪乡5名困难学生的中餐。截至目前,他们已捐资5.88万元。对于残友们的捐资,受助学生激动地表示,不会辜负叔叔阿姨们的爱心,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回报社会。

用心解决“急难愁盼”、用情提供贴心服务,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残疾人之家已成为镇海闪亮的公益性服务品牌,为残疾人筑起“爱的港湾”。“今后,我们将持续推进‘残疾人之家’提档升级,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让残疾人在这里真正像在家里一样,过得更加温馨、更有尊严。”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