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78号提案的答复

2024-05-16 16:13 来源: 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顾旭波、江南
建议内容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人们改变了传统生活方式,多类型、多功能、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增加,对更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愈发渴望,旅游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看、游、赏,旅游者越来越注重体验与参与。

近年来,镇海以品质之城为牵引,注重挖掘地域特色和精神气质,唱响了“春赏花、夏研学、秋采摘、冬民俗”的全域旅游“四季歌”,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文旅新篇章。我区虽拥有招宝山、九龙湖、植物园和十七房等文旅资源,但无论是放在省内还是市内来看,我区在文旅产业的规模、知名度、口碑等方面上都不是很突出,在品牌的开发及运营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旅游主题不显。文化是发展旅游的核心资源,更是旅游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内涵。镇海自然禀赋优异,山、河、湖、海兼而有之,海丝文化、海防文化、商帮文化、红色文化、科创文化兼容并包。镇海地理位置独特,唐宋时期是海丝起碇港和“六国来王处”,也是历代军事要地,明清以来有“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抗击侵略历史。近代宁波开埠通商后,一批批镇海人外出谋业,呈现出外出经商多、捐资贡献多、领袖关注多等特色,是名副其实的商帮故里。镇海还是全省四个“一类革命老区”之一,党组织建立早、英雄人物多、红色基因厚重。镇海向来崇文重教,是“院士之乡”和科创沃土。虽然文旅资源丰富,但开发分散,未能有效串联,缺乏鲜明主题,规模化程度低。

二是体验方式单一。目前单一的景区游览、文字讲解、静物展示等旧有业态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沉浸式体验正赋予文旅产品新的形式和意义。当前镇海景区文化挖掘程度不够,大多局限于简单的旅游观光模式,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适合游客需求的休闲体验项目和文化娱乐设施。

三是商旅融合不足。当前镇海旅游产业结构单一,游客多层次、多样性“游购娱”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与释放,缺乏深度游的吸引力,一些景区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对旅游产品的深层文化价值挖掘得不够。另外,景区之间旅行线路短,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配套上,休闲娱乐购物等配套项目比较薄弱,缺乏旅游购物商场、特色文旅产品。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逐水而居、逐水而乐的传统。滨水带对人类有着一种持久的内在的吸引力,既能满足游客接触大自然的需求,又是开展娱乐运动型旅游项目及休闲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镇海区河网密布,且作为大运河南端唯一入海口,水体旅游资源丰富,水旅融合发展潜力巨大。为此,我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串珠成链,打造特色水旅融合线路。以水为“媒”,充分结合海丝、海防、商帮、红色、科创等优势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态,打造以自然风光、城市景观、人文资源为特色的旅游航线,实现水上交通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建议从招宝山下面的海防纪念馆作为起点,以九龙湖为终点,途径一些重要的旅游资源节点,如招宝山、商帮博物馆、十七房等著名旅游景点,整合现有的水资源,如中大河、澥浦大河等,规划新建一条河道,通过河道航线打通各旅游景点的水上通道,创建出具有镇海特色的水上旅游品牌,将水上旅游融入旅游线路,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竞争力。

二是节点提升,引领特色水岸消费。随着水体治理成效凸显以及消费升级,越来越多人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这也倒过来反哺滨水岸线功能的再提升、再挖掘。随着海防纪念馆到九龙湖河道的打通,串联起社区商业、文化遗产、精品村落、旅游休闲、特色小镇、产业园等城市元素,形成水上有游船项目、岸边有景点休闲观光节点项目的水岸联动新体验,延展镇海City walk新路线,促成消费新场景。

三是科学规划,推动特色水生态格局。通过多部门联动,结合乡镇街道建设需求及全域旅游规划,充分挖掘河道两岸可利用的资源,提前策划植入相应业态,分期建设,打造承载游憩休闲、文化体验、城市服务的综合功能走廊。积极探索将全区古建筑文保登录点实行开发性迁建保护,沿着新开辟的旅游河道两侧,科学合理规划布置迁建保护点位,并形成相互补充的产业形态,既加强了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又打造了优美、生态、传统的水系旅游文化。同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以河长制为统领,抓实水环境治理。真正打造滨水空间“活”、宜居生态“美”、亲水产业“兴”的镇海水旅新品牌。

四是提升服务体验感。我区几个有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周边的公共交通都不是很方便,大部分游客都是自驾出行,景点周围的停车场都是收费的,甚至停车位都很少,这给游客的体验感很不好。我们可以取消停车场收费,高峰期启用临时停车场;降低或取消门票费用,节假日高峰期采用预约制有效控制游客数量;在景区内增加租赁、餐饮等有偿服务,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选择。

五是创新运营推广理念。文旅品牌是否能得到游客的认可,前期的运营推广也极为重要。不同于传统的推广形式,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我们在运营推广时应不局限于原有的营销手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如:公众号、视频直播、文化体验官、自媒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维度推广宣传,赋予品牌新的内涵,讲好品牌故事,营造吸引游客的文旅内容。

主办单位 区文广旅游体育局
会办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
答复意见

顾旭波委员、江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水旅融合提升我区文旅品牌质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镇海区河网密布,作为大运河南端唯一入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碇港,水体旅游资源丰富,水旅融合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镇海区坚持“水文旅融合”的理念,以“保护、传承、弘扬、利用”为主线,充分挖掘水旅资源,丰富旅游业态,优化旅游服务体验,以水旅融合进一步提升镇海文旅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是精心谋划,打造特色精品线路。依托“中国大运河出海口”的地理优势,打造“大运河出海”风情线,沿线景观资源丰富,有九龙湖和十七房景区,亦有古镇澥浦的船鼓文化、利涉道头等海丝文化遗址、“开拓进取,诚信互助”的镇海商帮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沿线打造水乡寻梦游步道等基础设施,举办“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培育省级特色精品村3个、3A级景区村7个,构成一幅生生不息的运河画卷。推出“潮起潮落看海平”海岸风情线,线路串联东海之滨观潮路、观鸟通道、海岸湿地公园、澥浦泥螺山及镇海区水利文化科普馆等海滨观光点,古海塘公园及包达三故居等人文旅游点,串联千年古海塘与现代新海塘,系统展示和讲述镇海千年来与海共生的脉络和演变故事,描绘镇海在新时代下“治海”、“观海”的样板路径,让流淌千年的历史连接展现出新的活力。

二是以点带面,激活特色文旅消费。全年发放镇海区“双促双旺·你消费我助力”文旅数币消费红包、2023夏季文旅推广季专项文旅消费券、镇海文旅专属消费券等专属文旅消费劵280万元,撬动文旅消费超1000万元。推进“浙里千集”文旅市集培育工作,不断运用“文旅+音乐”“文旅+夜经济”“文旅+农业”等一系列“文旅+”模式,融合文化、美食、非遗、文创、露营等多种消费业态,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悦享花开”文旅市集入选全省重点培育文旅市集。持续加大文创产品培育力度,摸排选送文创产品角逐“浙派好礼”评选,其中“镇有荷华”莲盒香薰荣获金奖,“吖饭榔头礼盒”荣获银奖,“宋韵山水茶器系列”“年年高日日好礼盒”荣获铜奖,获奖商品成功入驻“浙里文化圈”和“游浙里”平台。

三是项目带动,绘就水旅融合蓝图。利用镇海区所在“海丝”“海港”特色地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辨识度的重要文化元素。以“丝路起碇港”为名片,建设古塘湿地公园,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并开工建设二期项目。一体推进建成了澥浦闸站和镇海区水利文化科普馆,并成功入选国家水利部第四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名单,荣获浙江省水利厅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典型工程奖。启动并完成了《镇海区文体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立我区公共文体设施规划布局体系,为我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水旅融合发展提供规划依据。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月度巡河,推进公众活跃度提升,督促庄市街道和蛟川街道完成辖区内河道的涉水构筑物、地方岸线、生态缓冲带、污染源等调查工作,完成一河一策(2024—2026年)编制工作。

四是稳进提质,提升文旅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旅游行业管理,以创建促发展,开展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分别完成九龙湖开元度假村、四季永逸大酒店、曙光丽亭大酒店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复评。促进镇海高端民宿发展,推进秦家小院民宿改造提升、横溪原舍民宿建设,推荐2家民宿参与省等级民宿培育,又见山、溪山行旅2家民宿入选“浙韵千宿”和“游浙里”平台。以赛促训,为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全年荣获全市大赛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的佳绩。

五是创新营销,擦亮文旅推广品牌。强化宣传赋能,塑造镇海旅游宣传新形象。推出《跟着节气游镇海》《镇high研学旅游小喇叭》等节目,对镇海特色景点、美食、露营、研学、咖啡等旅游新业态展开全方位宣传。密切联系央媒、省市区媒体,组织20多家省内外旅游媒体到镇采风。赴杭州组织举办2024镇海旅游春夏杭州推广季启动仪式暨水果番茄乐享会,将美食与“海丝”文化、运河文化、非遗传承等深度融合,点燃城市烟火气,扩大镇海旅游品牌辐射面、影响力。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2023宁波文旅长三角推广季推介会、镇海·龙游旅游推介交流会等,提升镇海旅游知名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承水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推进镇海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各项工作。

一是挖掘文化底蕴,推动水旅融合发展。聚焦自然禀赋和历史资源挖掘传承,以“文化基因解码”为抓手,深入挖掘海丝文化、海防文化、商帮文化等文化内涵,做好镇海口炮台遗址等水利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赓续历史文脉,探索活化利用途径,切实提升水文化内涵与综合软实力。

二是提升服务品质,夯实水旅新质发展。持续做好A级景区标准化管理,着力推进5A标准特色景区创建,加大景区景点美化、绿化、特色化建设力度,推动河湖建设与自然人文有机融合,推出一批具有镇海文化元素、主题特色鲜明、具备网红打卡的“微度假”景区景点,拓展旅游消费新场景、新领域、塑造旅游业态新面貌。扎实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打造智慧检票系统、智能语音讲解、智慧导览等景区数字化应用新场景。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激活水旅品牌发展。依托“海天雄镇·科创镇海”城市口号,立足海丝起碇港、大运河出海口等主题,以春季文旅嘉年华、夏季推广季、秋季推介会、冬季梦想季等文旅活动为抓手,以快乐漫游、集章旅行等新的呈现方式,开展镇海旅游专场宣传推广活动。融合文物、非遗、美食、景区、民宿等内容,推出《漫游镇海》系列宣传书籍(册),制作镇海旅游攻略定制视频,打造“一日游”“三日游”“研学游”等旅游落地产品。

宁波市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5月6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