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60662/2024-201339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4-04-03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招宝山街道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招宝山街道(物流枢纽港)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街道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街道人大工委的监督支持下,锚定“打造面向全球的江海门户、书香人文的魅力古城区、外联内畅的科创实践区”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六提争先”专项行动,紧抓疫情防控转段的窗口期,全力转危为机,倾力稳中求进,奋力攀高争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重点经济指标区级晾晒稳居第一梯队,征迁工作协议和拆除清零均居全区首位,未来社区创建成功比例全省领先,限上商品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首次破百亿元,全年税收收入再次突破十亿元。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打好“转型”组合拳,产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深入开展“招商惠商安商”攻坚行动,经济指标月晾晒完成情况位居前列,获前2的次数全区第一,市场主体总量突破8500户,稳中有进态势更加显著。产业体系不断迭代,成功打造“招宝氢谷”,推动氢能示范场景应用,9家产业链项目顺利落地,首年营收超5000万元。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入选国家级引才工程4.5个,入选率同步增长350%,申报省级引才工程15.5个,同比增长94%。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创新设立“安商中心”,指导督促企业前置化解1500余项风险,全面落实降本减负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年兑现涉企政策资金9000万元,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二是聚力答好“城更”新考卷,城市建设管理更有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行动,探索出“检规建管”城市更新招宝山模式,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和国家城市体检试点街道,“江海门户·书香智城”传统风貌区被评为省城乡风貌样板区,圆满完成全市城市更新现场会考察点任务,以街道为主要案例撰写的信息专报得到市委彭佳学书记批示,要求全市推广。旧改工作圆满收官,全面完成老旧小区片区化改造,成功加装电梯8台,数量居全区第一,改造成效获省优秀等次。社区建设全面提质,建成省级现代社区2个、未来社区8个,未来社区建成数列全省首位。管理模式持续创新,在白龙社区试点创新“大物业”物业服务模式,大物业创新做法被《宁波信息》录用,并被推介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新空间有效拓展,全面完成12个地块征迁清零,清零率达80%,排名全区第一,成功完成全区首个房票项目,货币化率达100%,房票率达83.3%。
三是合力奏响“幸福”协奏曲,社会事业发展更有温度。坚持将为民服务作为街道的头等大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80%以上,居民生活保障得到有效强化。“老有颐养”体系持续完善,推进城西片区养老中心运营建设,着力打造医康养一站式养老服务模式,完成新三宝服务社、金生怡养院标准化老年食堂改造,推行“爱有滋味”老年助餐服务拓面,构建起认知障碍三级照护网络,对5000名老人进行认知障碍初步筛查。“幼有善育”体系持续迭代,制定全市首个街道级《学前教育专项规划》,构建起“托幼一体园—早教机构托育点—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三级普惠优质托幼网络,率先实现辖区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全域覆盖,建成普及普惠托位280个,普及普惠托位率、每千人口托位数均居全市前列,创新打造的多元托育“芽宝”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居有优服”体系持续优化,打造便民服务综合场景,全年累计办件16万余件,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
四是致力下好“护航”大棋局,平安招宝底色更加鲜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圆满完成平安护航亚运各项任务。创新网格工作的“宝格”总品牌,探索建立“宝塔”特保队,积极打造宝格驿站试点社区—总浦桥社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同志在去年5月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创新信访工作“四到位”闭环机制,积极调处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35件,成功率100%,国家级交办的2件信访积案已全部清零。强化治安管控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同比分别下降10.89%和35.69%,招宝山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新建立风险隐患“321”动态清零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更换燃气用户金属软管1.8万户,数量均全区第一,排查风险隐患1368处,100%完成整改,“工业企业安全在线”全区领先。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街道三年行动计划的突破之年。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对照“一流作风当标兵、一流业绩作示范”要求,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在全力建设“科创强区、品质之城”中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奋力绘就招宝山全域复兴画卷。
一是精心打造有温度、高水平的宜居之城。持续做精城市更新行动,深化城市体检试点,扎实推进旧改五期,谋划实施全市首个省级危旧房居民自主更新项目,全力争创“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持续推动未来社区扩面提质,完成胜利路社区和海港社区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具有招宝山辨识度的可持续运营机制,创新实施便民驿站项目,推动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跃上新台阶。持续做优城市精细化管理,在1-2个分片区推广“大物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宝塔”特保队作用,加快构建系统整合、高效响应的城市管理体系。持续开展“清塘净城”行动,建立沿江沿海沿河排口分级管理机制,强化问题闭环整改,推动水质优良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双领先”。持续强化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开展燃气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强化“321”工作机制,尽最大努力消除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
二是精心打造有前景、高层次的宜业之城。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拓展氢能产业链、磁性材料产业链,积极引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储备重点项目不少于20个,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8亿元,加快打造招宝“氢谷磁峰”产业体系。聚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物产、镇石、杭钢等三大百亿级大宗商贸平台集群,全年落户企业不少于400家,完成限上商品贸易额1100亿元,擦亮区级现代服务业龙头的金字招牌。聚力强化要素保障力,加快重点地块征迁进度,完成征迁面积475亩以上,高标准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建设,完成海四路、远二路等道路建设,加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三是精心打造有活力、高效率的宜商之城。进一步推进执法领域改革,实体运作后海塘企业社区“安商中心”,系统整合执法力量,优化“综合查一次”工作机制和流程,营造“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综合监管新常态,着力打造“尊商、惠商、安商”法治化营商环境典范。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发挥省级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全力打造涉企政务服务升级版,开通政务服务“直通车”,梳理为企服务高频事项,定期进园区开展现场指导,推出项目全程“一对一”帮办代办等服务,不断扩大“便民服务圈”,缩小群众“办事圈”。进一步健全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分类定级辖区内企业主体,建立“海塘企服专员”制度,实行一日汇总、一周研判、一月答复、一张清单闭环解困机制,为后海塘企业提供优质专属服务。
四是精心打造有体系、高品质的宜学之城。不断优化基础教育设施供给,加快推动规划学校项目开工建设,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学位供给保障,迭代老城基础教育硬件软件体系。不断优化学前教育服务供给,精准开展人口结构分析,科学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资源,完成西门幼儿园白龙分园拆并,进一步完善“幼托一体园—早教机构托育点—社区婴幼儿驿站”三级联动网络,创新构建托幼课程体系,精心打造研修平台,建立托育专业队伍,全力打造具有“镇海标识、招宝特质”的学前教育金名片。不断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谋划建设招宝大开“研”界精品研学线路,探索招宝山街道教育资源整合开发机制,加强政府、学校、社会交流沟通,加快形成以教育促进发展、以发展促进教育的良性循环。
五是精心打造有特色、高颜值的宜游之城。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坚持做大做强招宝山景区这一核心,西侧配套建设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东侧串联海防遗址、镇海渡口等点位,丰富完善网红餐饮、本地特产等旅游业态,加快“一核两翼”全域文旅融合产业格局。着力推动旅游项目开发,依托面江临海的独特区位优势,依托古建筑、古海塘等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换装旅拍等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探索沉浸式体验、虚实结合游览等文旅新业态,精心打造“招宝一日”旅游动线和产品体系,致力于将招宝山打造成为宁波城区一日游重要目的地。着力推动文化旅游活动,坚持低成本、高质量、优效益的目标,精心办好新春元宵、仲夏音乐、金秋菊展、暖冬展演为主要内容的“招宝四季文旅”活动,为老城聚人气、引流量、促消费。
六是精心打造有保障、高质量的宜养之城。强化医疗服务保障,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推动基本医疗部和中医馆建成投用,全面整合妇幼保健部、体检部,加快完成车站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谋划打造一中心一部一馆多站点的总体格局,持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养老服务保障,建成投用城西片区养老中心,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实行“中心+站点”的一体化、连锁化运营,构建形成“功能差异、连片发展”的养老服务网。强化老年助餐服务保障,完善“物业+养老”协同联动机制,结合大物业工作有序推进养老送餐扩面提质,打通服务的最后100米,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