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58116/2024-201324 主题分类: 科技,其他
成文日期: 2024-04-03 体裁分类: 通知,其他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宁波市镇海区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2024-04-03 09:07 来源:镇海区科学技术局
字号:
分享:

各镇(街道)科协、区级各学(协)会、企业科协:

现将《宁波市镇海区科学技术协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

宁波市镇海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4年4月3日

宁波市镇海区科学技术协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区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科协重点工作部署,立足“四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能,紧密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靶心、开放创新、争创一流,超额完成上级科协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为镇海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作出科协应有的贡献。

一、聚焦创新致胜赋能,深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工作

一是加快院士等高端智力资源集聚。柔性引进院士专家资源,推进院士工作站(院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建宁波中科毕普拉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晶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院士工作站。积极引进全国学会、专家资源,成功创建国家级学会服务站--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委会镇海服务站。实施“千博助千企”专项行动,新建博士创新站11家,指导推荐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家区级博士创新站创建2023年第一批市级博士创新站,5家博士创新站进入“千博助千企”全省晾晒Top200榜单。

二是做好“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县区建设,宁波启迪科技园成功创建全市唯一一家“科创中国·宁波”综合服务体,九龙湖镇科协成功创建“科创中国·宁波”产业创新服务中心。重点引进国家级学会专家资源,目前已与7家国家级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7项,开展各类主题性科技服务活动14场;做好“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样板间建设工作,全年入驻企业100家、上报专家信息100条。承办“科创中国”宁波2023中国热处理环保技术专题等各类研讨会近10场次,助力区域企业跳出传统发展模式走上节能减排高效发展之路。

三是大力实施海内外招才引智活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客人才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科创中国·甬创未来”科技项目交流会(新加坡专场)、海智宁波之旅暨全球招才引智系列活动英国站、启迪-贝尔格莱德大学国际合作线上对接交流会以及科技创新巾帼行动——走进绿色石化等活动。通过活动的举办,不断推动人才和成果对接,持续引进海外高质量人才和项目在宁波落地生根。

二、聚焦科学素质提升,健全科学普及之翼

一是推动公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围绕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0%的工作目标,重点推进五大重点人群素质提升。举办了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镇海主场活动,开展“科普五进”活动,组织各行各业的科普使者,走进社区、农村、企业、机关、学校,先后开展科普活动百余场,惠及群众近万人。科普示范点申报取得新进展,湖滨等4家社区成功创建市级社区科普工作示范点,镇海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气象教育特色学校。

二是全力做好青少年“双减”活动。联合区教育局、宁波市科学探索中心,为师生带来了科学家精神科普剧、“流动科技馆”展示、无人机表演进校园等活动。会同区教育局举办第十届少年儿童“七巧科技”创意拼图比赛、第七届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小小科学家”嘉年华等科技类比赛。积极做好科学副校长聘任工作,已实现全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全覆盖。用好全区科普教育基地资源,让青少年感受中华五千年民俗文化的魅力、探索浩瀚宇宙的奥秘......全年科普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市、区两级青少年20余万人次。

三是打造科普服务“一老”活动品牌。实施“中老年科普工程”,联合各镇(街道)成校、民生银行、宁波银行、移动公司等单位开展“线上+线下”中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技能普及培训,全年已培训1.5万人次。举办“银龄E时代 科普智生活”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镇海区中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技能大赛,在全区进一步营造推广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氛围,掀起中老年人共同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热潮。为提高中老年人安全意识,通过公益讲座、上门宣传、手册分发等多种形式开展反诈骗宣传。

三、聚焦精准服务提效,凝聚科技强国之力

一是加强科协组织政治引领。深化科技工作者思想引领,着力把科技工作者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按照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要求,组织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召开了区科协全委会议和常委会会议,选举新任区科协主席。

二是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水平。出台《宁波市巾帼科技创新赋能平台运行管理暂行办法》,为女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创业女性提供一站式服务。组织2023年度区科协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给予20个科协资助项目28万元资金补助。组织实施“2021-2022年度镇海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工作,评选出优秀论文13篇,下发奖励资金3.5万元。积极推荐优秀科技工作者参加“最美科技追梦人”评选,其中3名获评2023年宁波市“最美科技追梦人”提名人选。

三是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推动重点园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着重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特色园区科协组织建设,新建企业(园区)科协组织10家。依托宁波人才之家载体资源和启迪全球科创网络资源,宁波启迪科技园入选首批“浙江海外科技工作者之家”试点名单。

四是加强与院士等高端人才的联系联络工作。区委书记林斌与镇海籍院士朱高峰会面,并向其颁发“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书。受区委、区政府领导主要领导委托,副区长高翔带队拜访部分在京、在沪镇海籍院士。重要节日期间为镇海籍院士和建站院士送上慰问。做好院士来镇接待工作,全年共接待贺贤土、陈祖煜、乐嘉陵等海内外院士近10人次。

四、聚焦院士文化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

一是实施科学家精神研究基地提质行动。改造提升镇海院士林,设置微信小程序,让群众通过扫码了解镇海籍院士相关事迹,同时通过在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举办镇海院士展、制作120周年贝时璋纪念邮票等方式,引导公众学习科学家的爱国精神、育人精神、创新精神等。积极打造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点,宁波帮博物馆成功创建浙江省第二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二是实施科学家精神宣传发扬增效行动。利用好镇海籍科学家故(旧)居等文化地标,深入挖掘镇海籍院士的精神内涵,联合宁波市科学探索中心,原创镇海籍院士贝时璋为主题的科学家精神科普剧目,以“剧目+课程”形式送入学校,切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鼓励中小学生学习并讲好科学家们奋力攻坚、潜心科研、矢志报国,引领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的故事,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市“小小科学家精神宣讲员”比赛,选派选手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我们捐赠10万元帮助吉林图门科技馆打造机器人科普阵地。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科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新春第一会“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市委“创新实干奋进年”工作部署以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省科协“智行天下”专项行动为牵引,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宣传,突出协同创新,探索新质生产力科普,实施“12111”工程(即助力建设“科创中国”宁波中心,创建市级院士工作站<院士科技创新中心>2家,开展中老年智能手机普及培训1万人次,创建博士创新工作站10家,创建企业<园区>科协10家),着力提高科协工作辨识度和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新时代“一流科协”。

一、实施党建统领计划,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功能保障

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聚焦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党建高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营造团结协作、创新进取、风清气正的良好作风。实施“党建强会”工程,发挥学会作为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的重要阵地功能,加强学会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推动实现学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面覆盖”向“全面优质覆盖”转变。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科协工作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强化团结引领主责和“四服务”主业,推动科协工作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效,不断提升科协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团结全区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镇海建设“品质之城、科创强区”目标之中。

二、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打造科技经济融合发展高地

打造高端化、精准化、精品化的“科学分享会”,贯彻落实省科协“科学咖啡馆”一核多点工作布局,积极打造“镇海科学咖啡馆”活动品牌。发挥启迪“科创中国·宁波”综合服务体、九龙湖“科创中国·宁波”产业创新服务中心作用,积极承接、引入国家级(省级)学会专家多方资源,打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信息传播与项目合作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积极承接市级“百会百场”科技赋能对接活动,用好百名院士专家资源,完善智力资源和企业技术需求常态化对接机制,推进智力资源下沉,助力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充分利用“院士之家·青英荟”这张“金名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海智计划”,举办中英云上对接会、“科创中国·甬创未来”等项目路演活动,促进海外人才来镇创业创新。持续推进院士专家等高端智力引进集聚,围绕镇海区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高质量建设院士工作站(院士科技创新中心)2家、博士创新站10家。

三、实施新质生产力科普计划,发挥科协科普引领性作用

强化新质生产力主题,探索搭建科普新载体,通过加强产业宣传、提升活动品质、培育人才队伍、拓展科普阵地等举措,宣传重点产业前沿科技成果5项以上,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普教育基地3个以上,促进新质生产力理念广泛传播,引导全社会关心我区科创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聚焦五大重点人群科普素质提升,创新科普手段和方式,精心办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五进等各类重要科普活动,全年争取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百场以上。深化社区科普品牌建设,加大湖滨社区等四个科普样板社区的培育,打造社区科普标志性成果。高质量开展“一老一少”科普专项行动,实施“老年科普工程”,全年中老年智能手机普及培训达到1万人次以上;在青少年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利用镇海科创资源集聚优势,积极推进重点科创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科普化,加强科创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普展示场馆建设,重点推出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宁波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为重点的科普研学品牌路线。提升数字化科普能力,将“科普中国”“浙里科普”平台资源引入基层,制作科普地图,切实做到数字科普便民化。

四、激发服务科创新活力,开展科技工作者凝心聚力行动

建强建优“科技工作者之家”,发挥宁波海外科技工作者之家和巾帼科技创新赋能平台实效,切实打造科技工作者创业创新的精神家园,努力打造宁波人才之家“新样板”。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靶向定标,支持鼓励科技工作者撰写建议意见报告,积极参与人民团体协商,引导院士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打造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创新智库,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力量汇聚起来,努力推进人才科技资源互联互通、优化配置。建立健全科协常委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力争为一线科技工作者提供精准、高效、有温度的服务。做好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举荐,倾听心声,畅通言路。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媒介载体,积极做好对“最美科技工作者”和“科技追梦人”的宣传工作,弘扬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技、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企业科协组织“扎根扩面”,全年争取新建企业(园区)科协组织10家。

五、厚植创新文化新命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巩固深化以内涵研究、阵地建设、宣讲宣传为主要工作内容,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家精神弘扬工作格局。全力推进科学家精神载体阵地建设,深度挖掘镇海籍院士精神文化资源,打造镇海籍院士群落,让科学家精神见人见物见事见精神。联合区教育局继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小小科学家”嘉年华等科技赛事,不断激发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加快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深化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建设,持续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小小科学家精神宣讲员”等活动,在全区浓厚科学家精神氛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