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海,蓝领亦有华彩
“让更多技能人才在镇海成就梦想、竞相出彩。”
“让劳动者‘处处皆可学’‘人人有奔头’‘个个能出彩’。”
春风和畅、万物生发的时节,我们见证了一场全面推进“工匠出彩”专项行动暨镇海区高水平建设技能型社会启动仪式,我们听到了一声声蕴含蓬勃力量的“喝彩”。
作为宁波人才日镇海专场活动的组成部分,4月23日举行的这场“蓝领含量”极高的启动仪式,既是对全区广大技能人才的尊敬和赞美,也是对镇海高水平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擘画和期待。透过这扇“窗口”,一幅优秀工匠云集镇海、挥洒汗水与智慧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
两位刚刚荣膺“新时代突出贡献浙派工匠”称号的技能人才,在接受表彰时这样分享感受——来自镇海炼化的技能大师茅俊,将自己取得的“小小的成就”归功于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培养;来自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技能大师夏友谊,则感慨“学技有门路,职业有前途,生活有保障。镇海对技能人才的关怀保障,给予我温暖和归属感”。
这是来自一线工人的质朴心声,映射出了镇海培育新时代制造业工匠的不懈努力和累累成就。
将时间轴拉宽。2021年,镇海区“新时代制造业工匠培育”项目就入选了宁波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首批试点,迈出了先行先试的步伐。2022年,镇海区出台《镇海区打造“新时代制造业工匠”标志性成果工作方案(2022—2025)》,进一步明确了方向路径。2023年,该项目又入选省委改革办、省发改委营商环境“微改革”第一批省级项目库和宁波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均为全区唯一。
与案头文件相呼应的,是实打实的技能人才引育成绩单。
当前,我们拥有可以免费提供30余个制造业相关紧缺工种实训的公共实训中心,并与浙江纺院、工程学院、镇海技工学校、石化建安公司等4家特色分中心组合成了“1+X”公共实训体系,全年撬动区域技能公共实训超3万人次;当前,我们创新打造了“四地十校”合作平台,将“雄镇强匠”培育奖学金覆盖到全国12所高校,每年引进基础性产业人才超1万人,让“奔甬而来·镇好有你”的引才声量传递到四面八方;当前,我们已成立39家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占全市总数三分之一。“大师”带动,近两年累计为相关企业培养青年技术骨干超2000人,为企业创造产值或降低成本超亿元;当前,我们构建了多层次的工匠安居保障体系,其中技能人才租房补贴,在全市率先实现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全覆盖。21名优秀高技能人才子女就读本地优质学校,在镇海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
公共实训超3万人次、引进基础性产业人才超1万人、为企业创造产值或降低成本超亿元……这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意味着,技能人才可以在镇海得到实实在在的成长,可以为镇海的产业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朴实无华的“蓝色衣领”绽放出耀眼光芒。
当然,所谓人才,必然是代表了未来先进生产力的行业精英。所谓“大国工匠”,必然是与新时代发展需求适应、匹配的新时代奋斗者。
就在启动仪式上,人才之“新”、工匠之“新”,如春潮般澎湃激昂。我们见证了“新时代浙派工匠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和“新时代突出贡献浙派工匠”的亮相,看到了新获评的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揭下锃亮的牌匾,目睹了一批校地间、校校间的合作协议促成,处处新风扑面、处处新意盎然。
未来的镇海,会有更多技能人才走进“新时代工匠学院”。
契合数字变革潮流的“数智工匠学堂”,聚焦新农人队伍建设的“乡村振兴大讲堂”,开展“真刀真枪”演练的“安全工匠实训学堂”,注重培养企业紧缺急需技能型人才的“东鼎工匠学院”,充满活力与创意的“潮生活夜课堂”……他们将在这里经受技能的打磨、思想的淬炼,成长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一员。
以位于石化建安的“东鼎工匠学院”为例,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内训师260余人,课程涉及八大一线工种,每年培训费用投入超300万元,2021年以来累计培训近8万人次。“我们坚信,培训是最大的福利、使用是最快的培养、成长是最好的关爱。”企业相关负责人话语铿锵。
未来的镇海,会有更多技能人才搭上镇海区高水平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高速列车”。
2023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开展全域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吹响了全域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集结号,鼓励各地围绕全域工作生活场景,积极探索打造技能型小镇、技能型社区、技能型乡村等可感、可及的技能型社会建设基本单元。
我们的响应,是发布首批10家技能创富型企业创建试点单位、7家技能型社区(乡村)创建试点单位。怀揣梦想的劳动者们可以在行业龙头镇海炼化和上市公司夏厦精密锤炼技艺,可以在庄市街道锦绣社区的基层战线展现智慧,还可以在九龙湖镇九龙湖村的青山绿水间追逐梦想。
对此,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党组书记叶苗提出要求、送上祝福:“希望镇海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开拓创新,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镇海经验,为全市‘三支队伍’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期待着,这片有着深厚产业基础、开放包容胸怀的土地,能在技能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奋力前行,为工匠创造舞台,让蓝领亦有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