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咏梅履职第七年——初心不变,持续为教育发声
两会建议、两会发言稿、笔记本……3月4日,抵京不久的全国人大代表、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在完成报到程序后,就开始整理行囊,正式开启她的两会时间。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着眼关键之年,谋划关键之策,2024年的全国两会意义重大。再度奔赴这场“春天的盛会”,张咏梅满怀信心和期待。
“履职第七年,经验更丰富了,为了带来更高质量的建议,我较早开始谋划建议工作。”打开行李箱,箱子的两侧整齐地摆放着此次上会的“行头”——换洗衣物和洗漱包,而最上层,就是建议和发言稿,虽然已经看过好多遍了,但张咏梅总想把建议完善得更好些。
扎根教育一线近40年,张咏梅坚持与师生共成长,把最好的教育给学生。
“群众代言人”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让她有更多的机会为教育发声。如何更好地将自己的本职工作与人大代表履职充分结合起来,精准建言,为教育事业献计出策,她一直在思索。
2023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张咏梅就开始为下一年的履职定目标、找思路、做计划。带着深入调研的成果而来,2024年,她将继续为教育发声,准备提出“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高水平实施‘因材施教’能力”“加强新时代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面向未成年人的文创产品市场监管和引导”“继续支持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面向中国籍国际高中学生开展自主招生”“建立省际教师编制动态补偿机制”“支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相关建议。
履职积极尽责,建言注重“言值”,这是张咏梅的履职初心。过去六年,她的不少建议逐一有了“回音”。“大多数情况是收到建议办理回复文件,有时候相关部门也会打电话过来,我会请他们以文字形式回复。如果觉得办理情况还有提升空间,我会在调研后再次就同一主题提出建议。”张咏梅期待,她提出的“良策”能变成更实的“举措”。
三月的首都北京生机盎然,春天的盛会充满信心期待。我们也期待,2024年全国两会上,张咏梅发出更多的教育好声音,也相信在“张咏梅们”的推动下,更多美好的教育梦想将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