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产业 破除制约 镇海传统制造业加“数”蝶变
图为野马电池5G+智能称重系统的机器人正为电池称重。
在中意液压马达数字化加工车间,机器人自动将产品送至设备中加工,同步将已加工产品取出、码放;在镇洋发展存储量逾1万吨的立体智能仓库,借力RGV(有轨制导车辆)小车等载运工具,便可实现货物自动出入库。在雄镇大地上,数字化赋能正为传统制造业焕新带来“梦幻开局”。
拥有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占规上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省级未来工厂数量居全市第二;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量居全市第二……面临土地、劳动力要素成本上涨等多重压力,镇海立字当头、先立后破,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引导产业数字化转型,镇海炼化、金鼎紧固件、恒河科技等一批企业纷纷抢抓数字化赋能契机,激发产业链绿色化、智能化等向“新”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升级,打好新质生产力主动仗。
绿色效益迸发
产业数字化转型并非朝夕之功。这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奋斗之路,也是企业成长阶段的必经之路。我区数字经济引领者数年如一日专注数字化转型,竞逐绿色效益。在这背后,是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持续创新领域久久为功,更是精耕细作、追求卓越的孜孜以求。
生产效率提高175%、单位产值能耗降低逾60%……规上企业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数字化车间,作为全市首批数字化车间项目,为企业带来诸多看得见的绿色效益。 2021年夏季,正是在发力创新的基础上,投资逾4670万元的“基于5G的野马电池智慧工厂一期”项目通过省级验收,也释放出不俗的绿色效益。
数字化转型获取更多绿色效益后,野马电池正加紧推进“年产8.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全力打造5G工厂,奔竞新目标。不光是野马电池,中意液压马达、家联科技等一批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效益迸发,有力提升在全球绿色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增值和分配能力。
绿色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底色。投资约7亿元的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岚山工厂,日前投入试生产。其作为高水平自动化工厂,全部投产后,每年可生产12万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家居用品。这无疑让家联科技以绿色产品逐鹿全球市场掌握更多主动权话语权,有力支撑其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制造”变身“智造”
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对“智造”产业链生态的影响不言而喻。
“推出相关技术、设备与经验等可复制模板,向产业链输出。”在生产之外,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挺对新能源汽车变速箱齿轮5G智能生产车间,拥有更多期许。小模数精密圆柱齿轮是机械传动领域的核心基础零部件,也是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夏厦精密拳头产品。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化解决方案,是夏厦精密进阶发展“智造”的更高目标。
产业数字化转型绝非“单打独斗”。正如当前市场竞争由原先企业间的“单打独斗”,已然升级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抱团竞技”。夏厦精密等镇海企业,以“链式思维”集聚资源、优化生态,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凝聚从“制造”到“智造”的发展胜势。
不用说全国范围,单是宁波就有许多中小制造企业也紧盯数字化转型赋能“智造”,智能装备正是其有力支撑。“我们单独剥离数字化业务,宁波夏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应运而生。夏拓科技主攻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领域,服务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夏拓科技,夏挺透露心中计划。2023年,夏拓科技服务企业逾80家。
破局立新有招
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正是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如何破局立新?我区积极引导夏拓科技等近20家自主培育的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为制造业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方案,助力全区中小企业智能化诊断与改造提升,赋能我区工业经济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绿色石化产业事关国计民生。我区建立智能智造企业群体培育库,多层次、多梯度向企业供给智能制造技术,并通过打造“化工产业大脑”场景应用,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双核引擎模式,综合考虑行业特点、企业差异、多元化需求,赋能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针对不同数字化发展基础的绿色石化企业,给予不同的项目和政策支持,逐步形成从“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G全连接工厂—未来工厂”的数字化改造培育梯队,不断夯实数字化基础,完善网络化基础,强化智能化基础。
制造业是我区优势产业。截至目前,全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累计108个,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逾15%,其中省级19个、市级58个,更加坚定了镇海“制造业当家”的底气。2024年,我区将继续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聚力智能制造“125+”工程,发力规划政策制定、智能制造标杆打造、重点行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企业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