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变志愿红,“银色智慧”让银发熠熠生辉 庄市街道激活城市基层党建“强引擎”
图为“银辉”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
走巷入户、志愿服务、红色宣讲……在庄市街道,总能看到一些银发志愿者,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余热。
近年来,庄市街道聚焦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创新探索“银辉”党建联建、退休支部实体化运作、银雁安家工程、银耀网格治理等基层离退休干部党建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推动“银辉”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支部建在小区上 服务沉到“家门口”
为更好地引导国企退休干部职工参与社会治理、助推共同富裕,庄市街道在宁波市率先实施小区退休党支部实体化运作,通过成立中兴社区芳辰丽阳小区“银辉”党建联建,将退休党支部直接建立在小区网格内,其主要成员便是镇海炼化的退休干部职工党员。
“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这是社区退休干部职工党员陆仙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依托社区探索推出的党建引领“物居业”协同治理机制,陆仙芬退休后加入了小区业委会。多年来,她手里总是拿着一本笔记本,记录着小区里的“家长里短”,居民们爱喊她“陆大姐”,有困难都会去找她诉说求助,因为“陆大姐”有求必应,从不推诿搪塞。
广大离退休干部,既是社区的服务对象,也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庄市街道坚持资源优化整合,探索开展离退休干部实体运作党支部、“银辉”功能性党支部、“银辉”志愿服务队建设三种创新模式,实现社区“银辉”组织、队伍建设全覆盖。截至目前,庄市街道的8个社区已建立“银辉”功能性党支部,拥有党员261名,有退休干部195名。
构建人才生态圈 撬动基层“大治理”
银色人才发挥作用离不开畅通渠道、搭建舞台。庄市街道畅通“银辉”党员发挥余热渠道,创设“银色人才库”,重点围绕医疗、法律、调解、教育、文化等方面,按照专业特长,挖掘整合银色人才50余名,让“银色智慧”在矛盾调解、助老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贡献力量。
在兴庄路社区,由退休民警李永和带领10名“银辉”党员成立的永和“银辉”调解工作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李永和立足丰富的调解经验,经常带着成员深入村社,走家串户,掌握社情民意,摸排纠纷线索,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做调解工作,我们是认真的。”这句话已经成为永和调解室的信条。
如今,庄市街道“银辉”党建综合体成效凸显,一批有活力、有能力、有潜力的银色人才和项目品牌在庄市街道涌动。“银色人才库”将银色人才聚拢,发挥出更大力量,而“银雁安家”则厚植为老服务情怀,为离退休流动党员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暖心服务。
2024年4月,兴庄路社区的“银雁安家”驿站启用,街道辖区内的离退休党员又多了一个新去处。“这是我们发挥‘银色智慧’的新舞台,也是‘银辉’组织力量不断汇聚壮大的新阵地,希望能为社区和邻里作更多贡献。” 兴庄路社区“银辉”党支部书记沈兆芬说。
激活共治微网格 夯实城市“大党建”
庄市街道鼓励离退休老同志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专业技术特长,就近就地加入社区(小区)微网格。2024年5月,在“助力微网格·增添正能量”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上,“银辉”党员现场认领微网格项目。“银辉”红色讲师团、“银辉”议事团、银龄互助队成员等一批离退休干部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红管家物业联盟、红动力志愿服务、“红一五”便民集市等多元化活动,为基层治理注入智慧、活力和凝聚力。
“桑榆生辉”这一景象在庄市街道已经成为常态,同时,红色的“种子”也被播撒到更广泛的人群中。2024年以来,庄市街道通过双向对接“银辉”资源力量供需,各类“银辉”团队累计开展活动90余次,参与人数800余人次。
在加强关爱激励方面,庄市街道也做了大量工作。街道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为“银辉”党建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同时,常态化开展离退休干部走访慰问、政治生日、困难帮扶等工作,探索公益积分兑换制度,以实际行动温暖离退休干部的心,助推退休不退志的“余热”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