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91904194/2024-215097 主题分类: 其他
成文日期: 2024-11-07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镇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4-11-07 16:56 来源:镇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分享:

2024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助企惠民“十件实事”,聚心聚力争一流、对标对表走在前,交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暖企惠企提速增效。截至9月底,我区在册经营主体6.49万余户,同比增长 6.1%,累计新设经营主体6637户,同比增长1.37%,在册数新设数同比增长均居全市第一。建立“红盾助企”十大增值服务行动体系,形成33项增值服务事项清单。政银合作迭代升级“民个·信融贷”3.0版金融产品,为信贷“红名单”内个体户,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全省首推个体工商户商业保险产品“镇个保”,帮助个体工商户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已为200户个体户提供最高3000余万元的保险保障。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服务企业500余家次,开展惠企直播5次,通过各类金融助企增值化服务为经营主体增加授信2.4亿元;积极培育壮大网络交易经营主体,分类培育行业特色平台企业,目前全区网络交易主体1.2万余家,占经营主体数15%以上,已建成遨森跨境类电商平台、匠神中盾网络货运平台等7家纳统平台企业,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19亿元,新增直播相关企业6家,培育省级绿色直播间1个、新秀主播4名、超千万直播消费品牌4个;“内融外联”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问题,检查控量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截至9月底,全区“互联网+监管”检查总量7719次,同比下降53%,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户次占比达到41%,同比增长100%;“镇海区紧固件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列入省级改革试点,发布《镇海区紧固件产业合规指引》,政府侧、社会侧行业信用治理体系已基本成型;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对2023年3月至今350个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完成总局、省、市局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回头看”问题13件,对接区府办和相关部门完成修订1件,废止12件。

(二)创新发展优势集聚。知识产权创新创造量质齐升,新获批地理标志2件,实现历史零突破,成功入选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国家重点试点区域,成功落地全国首家国家级磁性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立项全市唯一一家首批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基地,新备案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联盟1家。今年以来截至8月底,全区新增专利授权2620件,同比增长25.72%,增长率位居全市第一,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15.25件,居全市第二。今年以来截至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40亿元,同比增长33%,创历史新高,商标质押融资金额12.3亿,惠及35家企业,金额数量均居全市第二,新增专利预审申请281件,同比增长205%。新成立宁波甬江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宁波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合作,共同打造镇海区“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专利申报、价值评估、交易运用、维权指导等全链条服务;以质量赋能促提升,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引导辖区40家规上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家联科技荣获2024年度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奖,新增“品字标”认证企业9家,居全市第二。以标准提档促更新,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浙江制造”标准立项9项,数量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28.6%,5项标准被省局列入2024年度百个标准研制攻坚清单,指导发布全省首个卫健及体育领域地方技术性规范2项。

(三)平安防线成效凸显。今年4月底,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平安浙江20周年主题宣传暨首届平安浙江文化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镇海区顺利举行。创新基层食品社会安全综合治理,实施“网格+”十个一工程,搭建涉食主体分级分类数字模型,赋能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减负提质。全省率先启动网络餐饮“阳光厨房”直连直通创新试点工作,着力破解“阳光厨房”在线直播率低等问题,镇海区网络餐饮“阳光厨房”综合在线率从全省平均40%大幅提升至90%以上,全市工作推进会在镇召开。全省首批28家经提升改造的“阳光共富农家乐”,于国庆假期正式亮相。深入推进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对纳入培育的12家经营户进行数字化监管和动态评分管理。在糕点类生产企业秀丰楼完成宁波市首家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实训基地打造;全市率先完成零售药店医保处方药销售的审方信息追溯模块全面应用,协助市局完成“药品上市后变更涉及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生产企业或持有人所在地市局完成现场检查工作模式”试点、“集采中选药品监管创新机制”、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全链贯通创新试点;严厉打击电瓶车无证销售、假冒伪劣、加(改、拼)装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已排摸销售单位150家及维修网点157家,查办违法案件15起,罚款14.32万元;推进“无忧乘梯”改革工作,今年以来截至目前,电梯物联感知新接入689台,已有4家物业小区、239余台电梯投保“电梯综合保险2.0”。

(四)“三支队伍”提能强基。拓展党建品牌矩阵,推进三个机关和六个所支部的“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打造九个品牌;打造“镇小市”基层会客厅服务品牌,搭建“局—镇街—所—企业行业”多方联建平台;建立“五个一”年轻干部培育工作机制,即“一套培育方案”、“一支帮带队伍”、“一线蹲苗历练”、“一场基层调研”、“一次领麦授课”;实干导向量化激励,推行《职级晋升积分管理办法(试行)》;探索院企人才交流,搭建科研院所与企业沟通平台,在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举办专利成果转化对接、专利预审培训活动,截至目前,镇海区累计认定知识产权高级人才283人,居全市第二。开展个体劳动者技能培训,今年以来截至目前,认定个体劳动者培训基地4家,培训1038人次,认定创业导师8人,指导创业100余人次。

二、明年工作计划

(一)改革强能,切实激发经济活力。“红盾助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清单2.0更新升级,加强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促进经营主体提质增量;持续放大个体工商户服务联盟优势,充分整合归集政府侧、社会侧、企业侧资源;纵深推进镇海区紧固件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推动行业白名单管理制度实施,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共治、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深入推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平竞争审查程序,对全区涉及经济活动继续有效的存量文件开展审查。

(二)创新蓄能,聚集壮大发展优势。质量提升,综合运用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手段强企强链。品牌重塑,打造“中国精品─浙江精品─其他品牌产品”品牌矩阵。标准引领,推动石墨烯、磁性材料产业、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新增各类先进标准10项以上;推进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国家重点试点区域工作,推动我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泛实施 ISO56005 国际标准。持续打开知识产权高效转化通道,促成专利转化运用100件次以上,促推更多成果落地镇海。强化企业涉外风险维权支撑服务,发明专利预审提质增速;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行业,做好动态运行监测服务。

(三)监管提能,稳序守安夯实基底。巩固深化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围绕“浙里食安”培育项目,强化食品安全网格赋能,持续深化基层食品安全治理;做好投诉举报和复议诉讼案件的分析研判,定期发布报告;提升改造西门农贸市场,完善市场布局、更新设施设备,提高食品安全、公共卫生水平,改善城区“菜篮子”商品消费环境。

(四)队伍聚能,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基层党建争先攀高”部署要求,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探索多层级的党员干部项目领办机制,发动领导干部领衔破难课题;全方位加强局机关文化建设,凝练形成具有镇海特色的市监核心价值,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谋划制定市场监管人才培养规划,全方位梳理分析干部梯队情况,为后续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础;育才引才用才并举,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促进知识产权师、首席质量官等创新性人才发挥核心驱动力,加快产业升级与转型步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