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金句”宣讲团走进蛟川街道 围绕“匠心”解析“蝶变”密码
初冬时节,蛟川大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近日,区“金句”宣讲团走进蛟川街道,围绕1个关键词——匠心,探寻蛟川街道的“蝶变”密码。
工匠精神,原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近年来,蛟川街道以“匠心蛟川”为核心理念,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入城市化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积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留下城市记忆,增添城市烟火气,是城市更新的常态选择,亦是“蝶变”的重要基础。蛟川如何“更新”?
近年来,蛟川街道以城市化建设为主旋律,以征迁改造推进城市更新,不断夯实“匠心蛟川”的基础。“甬江北岸,蛟龙出川”,甬舟高速、轨道交通二号线、宁镇公路等交通要道贯穿蛟川区域,为蛟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辖区内优秀企业云集,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如今的蛟川,幸福具象化。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环境改善了,文化娱乐丰富了……孩子们在童话般的儿童友好生活圈里学习成长,老人们在家门口的养老圈里让夕阳时光更美好。”宣讲员胡静雯讲述道,“蛟川街道的发展成果,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蛟川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长大后的我,也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就地见证蛟川革新的累累硕果成为蛟川人共享的小确幸。”
一样的空间,不一样的价值。今后蛟川街道在努力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持续保障民生事业方面,有哪些更进一步的规划?
蛟川街道副科长级城市管理专员程方远说,围绕镇海区高水平建设“科创强区、品质之城”发展战略,街道立足“北工—南居—中田园”规划格局,结合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示范单元、促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试点及万亿级绿色石化、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轨道7号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落地背景,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民生环境而努力。
城市更新的脚步从未停歇,蛟川街道在文化传承中更是推陈出新,涌现出更多的文化形式,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就蛟川街道是如何在创新实践中续写文化发展新篇章的,宣讲员张宵元有很深的体会。
“近年来,蛟川积极深耕文化沃土,依托非遗传承、文化阵地的精心构筑及系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为群众的精神世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绘制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相辉映的绚丽画卷。”张宵元还在节目里推介了一位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黄铁军,“十六年戍边生涯后,他投身于面塑艺术的传承,以军人的刚毅与匠人的匠心,让这份古老技艺穿越时光的长河,绽放出新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蛟川的变迁与发展,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来自基层的蓬勃生机与无限魅力。蛟川街道副科长级宣传统战专员李洁表示,街道将持续推进“匠心蛟川”群众文化战略,以传统非遗为根脉、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通过举办一场场有人气和烟火气的基层文化活动,真正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