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赋能、文旅融合,见绿见富见永旺未来
10月的镇海永旺,田间一片绿意盎然,游客徜徉其间,村民悠然自得,乡村一派好风景。
从昔日的经济薄弱村,到如今甬江科创大走廊“后花园”、融合发展示范村,永旺村的蝶变离不开“千万工程”二十余年的深耕细作,更是永旺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做美一片田,做精一游线,做新一街区,做活一产业,做全一模式……2001年,永旺村并村后的首任村书记周明丰,上任之初便着手整治村庄环境,为村民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空间。随后的郭辰龙、周珏坤、郭诚军等继任者,不忘初心,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线,以村强民富为出发点,高起点谋划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永旺特色的共富之路。
“永遇美好,收获在旺”,是永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现任永旺村党委书记郭诚军矢志奋斗的目标。初回故乡的郭诚军,也曾有过迷茫。这些年,永旺村和其他村庄一样,不断摸索乡村产业发展方向。但究竟该往何处发展,成了村子的头等大事。
换个思路盘点“家底”——虽然永旺村位于城乡接合部,但交通便捷,周边城市配套发展迅速,村庄道路衔接顺畅,区位优势明显;尽管缺乏青山绿水,但地处平原,河水环绕,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基础;加之阮家祠堂等文化底蕴深厚,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发展优势逐步凸显。
郭诚军和村“两委”多次外出学习,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反复征求群众意见,最终决定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深度融合农文旅,激发村集体造血活力。
说干就干。2014年到2016年,永旺村陆续完成了400余亩土地的流转,经过几年努力,成功将永旺花海打造成村里最亮眼的名片。花海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了咖啡屋、小火车、露营基地等“农业+”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永旺村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梅园风光更是登上了央视《朝闻天下》,让永旺村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然而,如何将流量变为“留量”,人气变为“财气”,成为永旺村面临的又一挑战。郭诚军着眼于改造闲置农房和盘活闲置土地,通过货币流转、迁建流转、原住户环境提升等多种方式,对43户倪家农房进行了三权分置处理。同时,引入科创文创产业,盘活闲置建设用地,打造青创公寓,提供约400套高品质租赁住房,吸引人才进村返村,为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提供“安居·共享·创业”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永旺村还配套建设了特色街区,并植入网红餐饮、轻奢休闲、连锁商超等业态,让人才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同时,构建步行“15分钟生活圈”,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约120万元。
可喜的变化正在永旺村发生,但乡村发展不仅是竞速赛,还是接力赛、耐力赛。郭诚军笑着表示:“只要方向对了,我们就不怕路远。”
发展之路上,永旺村精细布局,落子成势。先后引入宁波慧谷投资等共建单位,推进“宅基地、农地、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促进村集体、政府、国资、民营、金融等多方参与,构成“国企+民营+村集体经济+财政”资金模式。据统计,2022年,永旺村成为镇海区唯一入选的省级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近年来,永旺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50%以上,村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16%。
在长三角开出350多家门店的“三关六码头”,其总部落户永旺村。通过引入特色连锁品牌,打造非遗食品研发中心等举措,进一步促进非遗传承与经济发展“双向奔赴”,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资源苏醒不仅实现了增收,还拓宽了“家门口”的就业路。一群乡村建设者、返乡创业者,怀揣着梦想与热情,归巢筑梦、汗洒乡村。在古老与现代的交融,古朴与时尚的碰撞中,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田野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田野稻花香,渐知秋实美。下步,我们还将坚持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甬江科创后花园,城郊融合双创村’为目标,着力建设集现代居住、休闲农业、创业创新为一体的‘乐居型’未来乡村,为镇海新农村建设贡献‘永旺’正能量。”郭诚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