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宁波市镇海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摘要)
(2024年1月10日在政协第十一届宁波市镇海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戴凌云
图为戴凌云在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建言资政有质量,服务大局有担当,凝聚共识有成效,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作出了政协应有贡献。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政协事业正确方向
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一以贯之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中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不折不扣落实区委对政协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区政府区政协重点工作对接机制,区委区政府领导全年出席协商视察活动15场23人次,审阅重点调研报告、专报信息14篇,主要领导批示6次。持续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年初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召开政协年度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不断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头下沉镇(街道)一线,助力重点地块拆迁、重要项目督查等工作。配合做好新一轮省委巡视和整改工作,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扎实有效开展主题教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早谋划、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笃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办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3期,走进宁波帮博物馆等地开展循迹溯源现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用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深入村社、企业调研座谈,形成调研报告15篇。优化完善“同心苑”功能型党支部工作机制,推进党建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协商助力解决“乡村文体场馆建设”等问题32个。认真对照“五重五轻”问题检视剖析,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重点调研课题以及正反面典型案例等开展专题研讨,推动转化成果24项。
不断深化书香政协建设。健全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常委会专题学、委员自主学、网络在线学相配套的学习制度体系,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等开展读书、荐书活动4期。用好“政协讲堂”“同心苑·微讲堂”载体,推行区政协领导领读导读、上台讲课制度,举办主题宣讲、辅导讲座16场。教育体育界别工委举办“稻香书香话共富”读书活动,招宝山街道联委创设“委员讲吧”,多读书、读好书在全区政协系统蔚然成风。
二、服务中心大局,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聚焦城市品质建言资政。紧扣镇海高质量发展中都市化、国际化问题,历时3个月完成常委会重点课题,从5个维度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提出35条具体建议;召开区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深入协商,区委书记专题到会听取意见,推动“城市国际化”考核指标列入区级目标管理考核,“全域都市化”理念写入区委全委会报告。围绕“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开展专题调研和监督协商,提出科学编制乡村规划等建议,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招宝山街道联委、贵驷街道联委聚焦“未来社区建设”开展协商,为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积极建言。九龙湖镇联委聚焦乡村民宿发展开展协商,入选省政协《民生议事堂协商议事典型案例集》,相关经验被《人民政协报》报道。
聚焦科创镇海献计献策。协助市政协开展“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专题调研,积极推介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围绕“完善科技成果跟踪对接、落地转化机制”开展主席会议协商,提出加强科创平台与企业协同创新等14条建议。农业界别工委围绕“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高质量发展”提出强化科技赋能等建议,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石化区联委围绕“提升石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协商,提出院企深度合作等建议,助推石化企业科创能力提升。
聚焦“一号工程”协商监督。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开展三级政协联动民主监督,提出破除市场准入体制机制障碍等6方面建议。围绕“石化行业数字化改造”开展对口协商,提出制定石化行业专项政策等11条建议。经济界别工委围绕“优化新城核心区经济业态”、工商联界别工委围绕“助推民营企业品牌建设”、蛟川街道联委围绕“政企共促中小企业企稳回升”等开展协商,为民营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合理布局经济业态积极建言。
三、坚持履职为民,持续助力民生福祉改善
助推生态建设持续发力。将区党代会提出的坚定不移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工作纳入区政协重要履职内容,首次以“区长与委员面对面”形式,聚焦“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主题开展协商,提出加强污染物总量核算、提高大气精准监测能力等16条建议,助力打造工业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镇海名片。持续关注绿色石化产业发展,针对《建设“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一流石化园区研究报告》提出修改意见。推进“关注森林”工作,开展“关注松林健康·巩固拔点成果”专题活动,助力招宝山旅游风景区获评“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汶溪村获评“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秦山村获评“浙江森林氧吧”。围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回头看”,组织委员开展专项视察监督。专题调研“镇海近海岸生态保护”,提出控制陆源污染排放总量等12条关注海岸生态环境建议。
助推民生事业优质发展。围绕“更好提升石化区交通通行能力”开展主席会议协商,提出尽早实施园区封闭管理等17条建议,助力产城人融合发展。围绕“加强化工医疗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开展主席会议协商,提出的完善应急救治预案等建议被区相关部门采纳。听取“十四五”城市交通规划实施情况通报,组织委员视察杭甬高速复线等重点交通项目。监督视察“阿拉最美上学路”等民生实事工程。专题调研督办并促成区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项目落地。围绕产业工人住宿难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界别协商,建言政府加快选址筹建蓝领公寓。围绕机构养老“医养结合”难题开展调研协商,针对关键症结提出对策建议。骆驼街道联委聚焦“楼宇社区精细服务精准治理”开展协商,助推解决区行政中心周边停车难问题。
助推文化建设提质升级。充分利用市政协“主席讲堂”,用心用情向全市推介镇海海丝、海防、商帮、红色和科创文化。开展“品质文化之城建设”民主监督,调研提出“镇海博物馆选址的建议”被区委区政府积极吸纳。挖掘镇海“四抗”历史,编撰出版《海天雄镇——镇海抗击外来入侵历史研究》等文史资料。多方建言推动澥浦都神殿等文保建筑修缮。聚焦“让文物成为品质之城的鲜明底色”作大会发言并跟踪督办,“设立‘四抗’英雄雕塑群”“保护庄市老街改造中的宁波帮文化遗存”等提案和建议,得到区有关部门重视采纳。
四、注重团结合作,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共识
不断健全协商机制。坚持“数量服从质量,形式服务内容”,将协商活动与重点调研、视察监督等工作协同推进,全年共开展各类协商活动50余场次。深化“1+6+X”协商议政格局,做优“请你来协商”品牌,与区政府对接年度重点工作,向区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年度协商工作计划。优化“民生议事堂”平台,深入开展“助解急难愁盼、增进民生福祉”专题协商议事活动。澥浦镇联委“推动‘千万工程’再深化,实现美丽乡村再跃迁”协商活动,入选省政协《民生议事堂协商议事典型案例集》。
密切联系界别群众。深入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蛟川工匠”“海塘群艺”成功创建市级委员工作室,全区累计建成委员工作室14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3家。立足委员专业特长,推动创设“一室一品”,组织开展科普宣传等特色活动。积极引导委员牵头建设“共富工坊”,带动群众就业奔富。开展“政协委员联村(社)结对”活动,拓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渠道。
切实加强团结联谊。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邀请参加重点课题调研、专题协商和监督视察。协助举办“宁波帮”文化节、龙赛中学30周年校庆等系列活动,密切与镇海籍宁波帮人士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谊交往。落实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宗教界人士制度,促进宗教和谐。发挥委员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沟通联络。协助对口帮扶的金阳县政协45名委员来镇培训交流,组团赴金阳县交流考察,助力解决老年活动场所等问题。政协之友社开展学习考察等活动,书画院举办多场“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等主题书画展。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协工作整体质效
着力发挥建言资政作用。十一届二次会议共收到提案225件,立案175件,区政府领导带头领办“后疫情时代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6件重点提案。对提案办理重点单位区文广旅体局开展民主评议。建立大会发言督办机制,对15篇大会发言办理情况进行跟踪和评议。高度重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推行信息工作专班制度,相关做法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专职社工队伍“两低一高”矛盾成为离职潜在因素》被中办录用。“建议关注贵驷片区控制性详规”等6篇专报信息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相关建议得到重视落实。
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出台加强政协常委会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发挥常委会关键引领作用。创设“两对接、一汇报”协商选题工作机制,相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政协报》刊登。推行“选题、调研、协商、报送成果、推动落实”五步工作法,形成协商议政“全链条、全闭环”工作机制。推进数字政协建设,运行“履职印记”等在线平台。推进委员更好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庄市街道联委创设“委员轮值主任”制度,相关做法被《联谊报》报道。
努力展现“两支队伍”风采。严格落实“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要求,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专题举办两期委员培训班。强化委员履职量化考核和菜单式服务。选派委员到党政部门担任行风监督员,开展“八五”普法等监督工作。发动委员关心支持公益事业,助推涌现出“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秦红波等一批先进典型。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强化专委联系界别工委、联委工作机制,形成“三委”联动工作模式。提升区政协机关工作效能,“请你来协商”工作团队入选“镇红先锋”榜。用好“政协之窗”“政协视角”等媒体平台,市级以上媒体刊发44篇,区政协机关微信公众号刊发269篇。
2024年工作重点
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区政协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坚强领导下,以服务镇海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以助力镇海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着力点,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深入推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着力以更高站位巩固主题教育成果
以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为契机,继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区委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区委中心工作在政协履职中得到贯彻落实。持续推进政协党的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擦亮“同心苑”功能型党支部工作品牌。深化“书香政协”建设,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用活“政协讲堂”等载体,让书香涵养政协气质。
二、着力以更强担当助推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把政协工作放在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立足全区战略性、长远性和基础性工作,精选议题和协商内容,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区域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快打造科创策源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扩大内需等议题,提出有深度、有质量的建言成果。紧扣城市品质提升,围绕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城乡品质风貌等多献务实之策。持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关注森林”工作,开展水环境视察监督,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攻坚战。紧紧围绕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履职尽责,助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着力以更实举措提升协商民主质效
立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聚焦协商主业,健全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基层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坚持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健全履职成果采纳、应用和跟踪反馈机制。高质量举办“书记(区长)与委员面对面”专题协商活动。坚持标准化、特色化并举,深化推进“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坚持调研、协商、监督一体推进,开展重大项目、民生实事工程专题视察,推动民主监督有序有效。
四、着力以更好方法凝聚各方人心力量
切实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这一中心环节抓实抓好,最大限度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对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更好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以邓小平同志提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40周年为契机,加强与镇海籍宁波帮人士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谊交往。走访联系民族宗教界人士,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推进基层协商议事平台“四位一体”建设,提升委员工作室质效,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重视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社会功能。发挥政协之友社、书画院等独特作用,团结联系各界人士,更好汇聚人心和力量。
五、着力以更优作风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积极推进现代化履职能力建设,开展委员专题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写好“委员作业”。举办政情通报会,为委员知情明政和更好履职打下良好基础。完善委员履职评价激励机制,优化委员管理服务,展示委员风采。充分发挥提案服务中心大局作用,做到“不调研不提案、先调研后提案”。加大提案“撤、并、转”力度,做好提案办理“后半篇”文章,让提案“提得准、办得实、成效好”。更好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打造“一委一特色”,推动专委、界别工委、联委“三委”多向联动。优化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反馈流程,加强重点新闻和优秀案例宣传策划。以建设“模范机关”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