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炼化以改革创新建强产业链集群: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
今日镇海
2023-08-09

图为镇海炼化厂区夜景。

7月初,繁忙的长三角物流干线上,一辆标载49吨的重型货车在安全行驶230公里后,完成了氢能源“首秀”,长三角地区氢能重卡物流运输的大动脉由此被激活。

这也是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向绿而行”,推动能源转型升级迈出的一大步。相比传统物流柴油重卡,以氢气为动力来源的氢燃料电池,排放物只有水,真正实现了零碳排、零污染。据测算,沪甬城际物流干线实现满负荷运行后,这条连接长三角的繁忙“氢走廊”,每年可减排3000吨,相当于一年植树15万棵以上。

这同样是作为国资央企的镇海炼化,改革创新建强产业链的生动图景。这颗改革的火种,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种下。

播下高质量发展种子

二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对镇海炼化提出“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殷切嘱托。

在镇海炼化厂区,化工第一联合控制室正门前,一块刻有“奠基”红字的洁白石碑伫立。回想起当时场景,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陈忠华依旧历历在目。“我们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前期工作我和同事们已经做了三四年时间了。”

殷殷嘱托为镇海炼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镇海炼化员工接续传承的红色基因。以此为始,镇海炼化拉开了“从单一炼油向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的序幕,不断开发更多高端产品,企业产能不断提升。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作为石化产业孵化的核心引擎,2020年,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中中石化优势力量,围绕功能化合成材料、高端化学品、绿色石化技术等方向进行研发和科技攻关。

科研创新,人才是关键。陈忠华说,打破国企传统招聘机制和研发模式,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面向全球发出“英雄帖”,探索揭榜挂帅、竞争立项、“赛马”式研发等机制改革,也抛出科研经费、机构编制、薪酬制度等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政策包”。

科技攻关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工厂”的关键。日前,中国石化首个自主研发的设备健康管理中心在镇海炼化投入使用,能实现52万台设备的风险动态感知,加快构建智能工厂3.0,将架构起全新的“企业大脑”和“未来工厂”模式。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首次实现百万吨级乙烯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分散控制系统的全面国产化,已成为目前国内全面建成的最具竞争力的炼化一体化基地。

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2023年3月,镇海炼化白鹭全球慢直播再一次吸引了许多网友。镜头记录下第一批春还归巢的5只小白鹭破壳而出的全过程。到了春夏时节,这片塔林间就将迎来上千只鹭鸟繁衍生息。

“石化企业白鹭飞”已成为镇海炼化生态保护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映照出国资央企向绿而行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镇海炼化公司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不断提升。

“吞”掉餐饮废油,“吐”出生物航空煤油——在镇海炼化,国内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已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代表、党委书记莫鼎革介绍,与传统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少50%以上。

据了解,2023年以来,东航、厦航等航司使用来自镇海炼化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完成多个航班飞行,用实际行动守护蓝天白云。

以“双碳”目标为指引,依托中国首个生物航煤工业装置,镇海炼化正加快创造一批新型的绿色增长引擎——打造浙江省最大加氢中心,牵头创建我国首个“绿色石化产业链创新联合体”。绿色,已成为镇海炼化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构建产业链命运共同体

走在镇海基地二期建设的热土上,上百台吊车轰鸣,近万名建设者共同汇成一派繁忙有序、热火朝天的奋进景象,原是荒凉的东海滩涂上,又一片钢铁森林正如春笋拔节。

7月14日,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2创业创新风云榜颁奖仪式上,莫鼎革作出了如下表态:“我们将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扛稳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责任使命,努力实现‘十四五’末再造一个更高质量的镇海炼化。”

锚定世界级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合作,锚定高科技奋力打造技术先导型基地,锚定一体化引领构建产业链命运共同体……

面向未来,镇海炼化这艘巨轮已然起航,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破浪前行。望远一点,就是蔚蓝的大海;行稳一点,就是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