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八战略”指引下 镇海: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品质之城
潮新闻
2023-07-10

镇海新城

高起点布局,高质量谋划。“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镇海立足镇海所有、谋求镇海所需、锻造镇海所长,走出了一条“港产城人文”融合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

20年,凝心聚力筑产。从绿色石化全产业链深化,到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再到集成电路产业布局,镇海产业根基日益强健壮硕。

20年,高屋建瓴谋城。从“一核两廊四区”城市框架重塑,到全域一体打造主城区北部中心,再到城乡融合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区,镇海城市面貌实现全方位历史性跃迁。

20年,兼收并蓄修文。从挖掘弘扬镇海地域精神,到创造性转化厚植科创文化,再到以“大文化”理念打造品质文化之城,镇海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越发深厚强劲。

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新契机新起点,当前,镇海正以“两个先行”引领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建设,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品质之城,接续谱写“八八战略”深化落实镇海篇章。

家联科技企业数字化车间

笃行谋远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工业是镇海的立区之本。临港靠海的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镇海必须承担起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建设主阵地的特殊使命。朝着这一目标,20年来,镇海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石化园区,打造绿色石化产业拓展区,做大做强“减油增化”全产业链。

同时,镇海发挥科创资源集中优势,以科研创新为“催化剂”,提升石化产业价值链。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参与攻关的千吨级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装置投产,成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受人口基数和地域面积较小的限制,镇海在产业发展上有着天然的要素瓶颈。资源要素劣势,倒逼镇海走上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谋变之路。

以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为目标,20年来,镇海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入实施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做强先进制造新优势,镇海持续打造“122”产业集群,锻造以创新为内核的发展主动能。

秉持“项目为王”理念,镇海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扩投资优结构”,布局数字产业、未来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2023年来,镇海又把“招商惠商安商”行动作为头号工程,做优营商环境,以“大优强、绿新高”为导向厚植产业竞争新优势。

持续强化企业数字赋能,镇海高水平推进省级新智造区域试点,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双引擎推进模式,实现规上企业技改全覆盖,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80个,数量位列宁波市首位。

镇海还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企业与宗地全面评价,迭代更新“亩均论英雄”改革,连续3年获省市督查激励。目前,镇海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区、绿色发展百强区,并获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

面向未来锻造新增长极,镇海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再造一个高质量镇海的关键战略,举全区之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22年9月,“甬江芯谷”正式揭牌,将打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重要地标。2023年6月20日,落户镇海集成电路产业园的首个项目——睿晶半导体项目首期交付顺利完成,成为全省首个IC光掩膜版项目,也标志着镇海集成电路产业园正式开园。

镇海已形成“七横五纵”的骨干路网体系

全域一体 打造主城区北部中心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甬江之北,一座现代化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的崛起,只用了20年。

由于城市框架只局限于老城范围,长期来,镇海都以宁波主城区远郊县的形象出现。本世纪初,镇海新城的大手笔规划,奠定了镇海“一核两廊四区”的全新格局,也开启了镇海全域城市化之路。

“三年出城市框架、五年出城市形象”,20年间,伴随着文化艺术中心、宁波植物园等大型公共设施投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入驻,万科广场、吾悦广场、开元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宁波中心城市北部商贸商务中心已经蔚然成型。

为城市框架搭建四梁八柱,2003年,镇海提出“八横七纵”骨干路网建设规划。20年来,镇海已经形成“一环一射”高速路网格局,“七横五纵”的骨干路网体系,明州大桥、三官堂大桥、轨道交通、世纪大道快速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镇海作为宁波都市圈北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不断突显。

城市化快速推进,让镇海形成了“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城乡格局。秉持城乡融合的理念,20年来,镇海坚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让城市功能更完善的同时,乡村面貌更富美,全域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

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20年间,镇海持续创新基层网格化管理,不断探索社会综合治理新路径,基层治理“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的“141体系”不断夯实,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行县级矛调中心,在全省率先实战运用微网格“平战一体”机制,把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2022年,镇海区社会治理实践经验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践行“千万工程”,20年间,镇海交出了一份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镇海答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连续18年缩小,实现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宁波率先清零。镇海还获评全省“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

立足现状潜力,勾连城乡风貌。当前,镇海正以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和全省城市更新首批试点为契机,系统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构建“城市体检—片区策划—项目实施—常态运营”全过程实施体系,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荣获全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优秀区。

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宁波人才之家

以文塑城 打造品质文化之城

人杰地灵的镇海,素有海天雄镇、浙东门户、商帮故里、院士之乡、人文梓荫的美誉。文化,是镇海的靓丽名片,也是镇海的一张发展底牌。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突出的创新性。对于地域而言,同样如此。鱼山·乌龟山文化遗址、“海丝文化”和“海防文化”……在文化经纬上,镇海有着灿烂的海洋文明积淀。

海洋文明的底色,在不同时代,激发出不同的文化光彩。近代工商业兴起,镇海人又成为“弄潮儿”。在宁波帮著名人士中,镇海籍占了三分之一,他们让“商帮故里”镇海孕育出独特的商帮文化。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20年来,镇海充分发挥人文优势,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科创文化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

在过去20年间,科创的种子在甬江北岸生根发芽。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落户,到一条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的崛起,到如今镇海成为甬江科创区的核心承载区,集聚甬江实验室、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等众多高能级科创平台,“科创镇海”已根深叶茂。

教育、科技、人才同气连枝,坚持“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推进,镇海启动实施人才和创新首位战略,深入实施“科创镇海·人才金港”工程,同时积极争取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等高校院所落地镇海。2022年12月29日,在甬江之畔,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正式开工。

以文促产,更要以文润城。2022年,镇海召开文化工作会议暨品质文化之城建设推进大会,明确了“以文化工作大手笔推进城市形象大提升”的目标,让文化因子渗透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镇海的目标是,到2026年,基本建成精神品格鲜明、人文品韵十足、生活品位多元的文化之城。

镇海是海丝之路起碇港

【乘浪者】 从“0”到“1”,镇海新城蝶变20载

梅海平 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镇海区骆驼街道党工委书记、镇海新城管理办党组书记

过去20年,镇海新城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实现了从“0”到“1”。

2008年,我受命到镇海新城工作,从分管招商到主持全面工作,2021年因大开发大融合建设需要,我再次受命担任新城党组书记。

可以说,我亲身参与和见证了新城蝶变的整个过程:从理顺管理体制到建立开发机制,从一个个项目引进,到一个个桩基落下,超800亿元投入,100余个项目建成,使得新城从一片农田村庄蜕变成为镇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2016年建成的宁波植物园更填补了宁波大型综合性植物园的空白。

目前,新城正从“开发建设期”进入“品质提升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新城必将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更令人振奋的成绩。

【数读:二十年跃迁】

从2002至2022年

地区生产总值从110.9亿元增加到1374.3亿元,经济总量晋升至全省第16名;

人均生产总值从5.14万元增加到26.74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9亿元增加到93.69亿元,年均增长12.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500元增加到81078元,年均增长4.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874元增加到47027元,年均增长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