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五一”假期多项数据火爆“出圈”
图为招宝山艺术帐篷节。
人们在城市街巷访景寻味,在秀美乡村望山看水,走进博物馆纪念馆触摸历史,到景区、网红打卡点陶冶身心……“五一”假期,镇海旺盛的文旅市场,描绘了一幅充实、丰富、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图景。“文化味浓”“体验感好”“创新性强”,节日文旅活动丰富,消费持续升温,人们的出游热情持续高涨。
2023年“五一”,镇海文旅场所游客接待量和文旅消费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创近年新高。
“人从众”再现 多个景区破历年纪录
这个假期,天气晴好,市民们的旅游需求井喷,“人从众”现象处处可见,显示了我区旅游市场极强的发展韧性和蓬勃的活力。
经统计,“五一”假期,我区累计接待游客36.70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596.06%,同比2019年增长12.81%;实现营业收入374.61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398.48%,同比2019年增长41.93%。
我区景区多项数据火爆“出圈”,连创新高。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创下景区开园来,“五一”假期总接待人数和营收历史最高。5月1日,招宝山旅游风景区创下景区开园来接待人数和营收单日最高。郑氏十七房门票营收4.6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55.6%,酒店营收值超130万元。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接待游客18682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776%左右。
特色旅游标签 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烧烤、露营、游戏、音乐节、文创集市……形形色色的旅游标签,在2023年“五一”假期成为激发镇海旅游消费潜力的关键词。
凭烧烤“出圈”的淄博在国内掀起一阵“烧烤热”,也带动了镇海的“烧烤热”和“露营热”。一个个雪白的帐篷散落在湖边,巨大的天幕、精致的桌椅、氛围感十足的露营灯与旗帜,映衬着青绿山水,如画卷般动人。在九龙湖畔,藏匿着一个宝藏露营地——珞桐艺术帐篷营地。这是镇海数一数二的高端露营营地,配备了烧烤、下午茶、泳池、豪华帐篷、吊床、轮胎车等,这个假期,该营地精心策划了“绿野森活·唤醒计划”,获得游客好评。
珞桐艺术帐篷营地市场总监李瀚杰说,“五一”期间,营地接待人数和营业额是往年的两三倍,“5天都很旺,下午人最多了,尤其是不住宿单来烧烤的游客,几乎爆满。”
九龙湖旅游度假区的“湖游市集”上,主播们现场摆摊,手作咖啡、文创产品、九龙湖当地农产品等,各种特色文旅标签助力游客的热情不断升温,同时也推动了镇海旅游消费新活力。
推陈出新 帐篷音乐节持续火爆
这次假期,不少景区尝试探索新模式,让文旅市场人气更旺、活力更足。
“五一”期间,宁波植物园将音乐、帐篷、美食、美景等融为一体,首次推出漫想帐篷音乐节,迎来游客6.5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增长20%。除此之外,春夏交接之际,月季、芍药、欧亚香花芥、金鱼草、鸢尾大片盛放,还有铁线莲、杜鹃、木绣球、大花葱等,吸引了不少外地、本地游客拍照打卡。
招宝山旅游风景区在假期间迎来红色旅游热潮。这一次,景区在红色旅游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休闲的招宝山玩“莓”生活节、招宝山艺术帐篷节等活动,用音乐、美食、游戏吸引更多人走进景区,让厚重的红色历史“活起来”。
“我们将观光游转型到互动休闲游,从5天的效果来看,景区游客适应度、体验感都很好,接下来还会尝试新的探索。”招宝山旅游风景区工作人员王克说。
文化过节 文艺游火热“出圈”
假期里,除了游览名山大川、宅家里睡觉,许多市民还选择在家门口探索“文化过节”。
镇海区文化馆推出“海晏河清”浙江省四馆联动廉政书法走亲作品展,以书法为载体,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了新时代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的新形象、新作为、新成就。同时,该馆举办“艺韵追梦”基层巡演进社区,获得了不少居民的好评。
在2023年镇海区“一人一艺”全民才艺展示初赛中,选手们纷纷施展拿手好戏,动人的身姿、高超的表演,让市民们度过一个充满“艺术范儿”的假期。
镇海区图书馆、招宝山城市书房、镇海书城内,各个区域都有不少读者,以青少年读者为主,其次是亲子家庭。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徜徉书海,在假日里度过休闲时光。
宁波帮博物馆推出“五一”特别活动——“我们的节日”劳动节系列活动、“宋韵文化”主题活动、“奇思妙想”青少年科普活动等,满足青少年不同的文化需求。
宋韵点茶、非遗活动、古风集市、沉浸式演出……郑氏十七房推出一系列国潮体验活动,吸引新客群、创造新供给、提供新场景。夜幕降临,民谣表演、水袖舞表演、民乐表演徐徐登场,游客循声而至,前来观看精彩演出。
随着文旅市场的强劲复苏,可以看出,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镇海文旅市场达到了三年来的最高峰,露营趴、音乐节、古风集市等活动备受游客的青睐,期待接下来进入暑期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