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方亚芬在表演。
打开方亚芬抖音号“芬芳公主越剧方亚芬”,聆听她发布的《雪梅一枝傲霜开》戏曲演唱片段。独有的嗓音在静谧的房间里响起,透亮透亮,柔中带刚,像一片拂在心尖的羽毛。喜欢越剧的人都爱这个调调。
方亚芬,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长相柔美的方亚芬是地地道道的镇海人。据说她出生时啼哭声格外响亮,邻居说,方家姆妈生了个漂亮的“凤”。
1978年,方亚芬入读镇海中学。1980年,经镇海文化局局长推荐考入镇海越剧团。当时的方亚芬对越剧懵懵懂懂,认为“越剧应该和我喜欢的唱歌差不多”。
1985年9月,方亚芬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工花旦,学习业务拔尖。1986年入选《红楼梦》林黛玉角色,赴法国参加巴黎秋季艺术节。1987年,她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从戏校毕业,同年入上海越剧院至今。
在方亚芬的艺术生涯中,恩师袁雪芬——越剧宗师、“袁派”创始人对其影响至深。两人1983年相识于上海,复兴路上袁家住宅,成为她最常去的地方。
袁雪芬的越剧表演和唱腔,柔婉细腻、朴实深沉。演出时韵味醇厚,节奏明快,重视人物性格刻画。她对徒弟出了名的严格。方亚芬回忆,师父在世时,对徒弟演出以“斧正”为主,轻易不加赞美之词。且一再告诫:认真唱戏,清白做人。
当年在袁宅,每每师徒俩见面,袁雪芬必问:“亚芬,最近在唱些什么,唱一段给我听听。”于是,方亚芬认认真真地唱起来。师父亲授的剧目包括《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等。在说戏时,袁雪芬讲解戏中人物其性格、表演特色等。“如在祥林嫂角色塑造中,老师居然总结出了十七种不同眼神。”方亚芬说,自己震撼不已。琢磨角色至此,已入化境。
师徒情如母女。方亚芬母亲半开玩笑地说过:“我这个女儿啊,早就送人了,送给了上海。”
方亚芬艺成。戏剧界前辈评价她扮相清丽,雍容大方;天赋好嗓,再经琢磨,音色甜润明亮。唱腔质朴自然,婉转细腻,运腔韵味醇厚,舒展流畅,袁派唱腔魅力与个人风格兼具。无论花旦、闺门旦、青衣、刀马旦、武旦、老旦等,都可挑得起梁,拿得出手。扮演《西厢记》崔莺莺,《祥林嫂》祥林嫂,《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演来皆能分寸恰度,个性鲜明,各有其貌。且戏路开阔,唱做亦佳,堪称全才旦行演员。
在方亚芬官方网站发布的演出照中,老的少的,青春的沧桑的,痛楚的,了悟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方亚芬说,感恩老师留下的艺术财富,传承是对老师们最好的报答。如今,镇海举办品质文化周活动,自己受邀而来,作为八位文艺大师的其中一名,将在镇海留下艺术生涯中重要的传承一站。她从镇海出发,又回到镇海。一来一回之间,有流逝的岁月时光,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努力,更有对未来的希望和付出。
卸掉重重荣誉光环,方亚芬,恍如清水芙蓉。站着的人,从里到外透着亮。她把那个叫做“名利”的东西,丢在红尘中。一转身,又是舞台上那名千变万化的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