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21号提案的答复

2023-05-23 10:01 来源: 镇海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洪波
建议内容

绿色石化作为省市重点打造的的标志性产业链和万亿级产业集群,目前在宁波石化开发区已形成完整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并且今年石化产业三季度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80%,石化产业已成为镇海经济的基石产业。而作为镇海区石化产业链龙头企业的镇海炼化,目前已拥有27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22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共有在岗员工约6900名,今年三季度产值已占镇海区石化产业的50%。

“十四五”期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殷切嘱托,镇海炼化还将实施总投资约800亿元的镇海基地二期项目。到“十四五”末,镇海基地将形成“443”产业格局,即4000万吨炼油、400万吨乙烯和3000亿元年产值,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链长”优势和磁石效应,持续拉动产业链下游千亿元产值,为镇海区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注入新的硬核力量。

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随着镇海基地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内企业招聘员工相对集中,2022年招聘812人,计划2023年招聘990人、2024年920人、2025年490人,总计新增约3200余名高校毕业生,届时镇海基地员工平均年龄将降至35岁左右,与地方合资成立的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员工平均年龄甚至仅在27岁左右。与此同时,因受前几年浙江省高中教学选考制度的影响(选择化学科目学生较少),近年来公司招聘员工基本以省外为主,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由此更需要加快解决青年员工的居住问题,帮助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为其干事创业解决后顾之忧,助力企业稳定队伍、健康发展。其实,青年员工的住房问题从短期看,体现为租房难;长期看,体现为房价高,承担不起。具体情况及相关建议内容如下:

一、 关于保障新进单身职工近期租赁住房事宜。

目前来看新进毕业大学生受相关条件的制约难以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优惠政策。而镇海基地内部自有公寓已满负荷,亟需依托地方政府以切实解决近三年新进青年员工租房问题。因此,建议以相对优惠的租赁价格,在镇海炼化周边区域挖掘或新建青年公寓,或是能够通过国有资本闲置资产改造以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

二、 关于解决新进职工远期购房安居事宜。

3200余名高校毕业生职工群体在工作五年左右势必将考虑安居问题,为留住人才,凝聚青年力量,服务发展大局,以青年发展赋能镇海发展,团结凝聚广大青年主动投身镇海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助力镇海建设成为青年宜业宜居宜乐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议镇海区结合镇海基地项目发展时序,开展定向供地商品房建设、现有商品房优惠团购等多种方案的研究,以小户型为主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向镇海基地青年员工提供住房。

主办单位 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
答复意见

洪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更好地解决镇海基地未来新进青年员工‘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问题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石化区是宁波产业发展的重要板块,也是新就业青年群体高度集聚的典型区域,有效应对产业用工需求增长带来的企业职工居住难题,已然成为现阶段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以镇海炼化为例,目前主要依靠青年公寓及科创培训人员宿舍楼2个项目解决职工的临时租住问题,共涉房源2000余间,且基本已饱和。针对此类问题,下步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租赁住房工作方面

一是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自2020年7月宁波市启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工作以来,我区通过走访调研、主动排摸,动员部署符合条件的租赁企业或项目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专项资金。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筹集新建、改建租赁试点项目15个,涉及房源6623套(间),盘活租赁住房3186套(间),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1家。其中,15个项目已通过市级专家评审,涉及房源4947套,累计拨付奖补资金15392万元,资金拨付率100%。

二是完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根据宁波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我区迅速行动、积极培育、加快落实,启动《镇海区住房租赁市场五年布局研究》,建立《镇海区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发展项目库》,出台《镇海区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成立区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工作专班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领导小组,专班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区建设交通局,目前为合署办公,统筹协调推进全区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各项工作。

三是发挥公租房兜底保障作用。我区有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1229套,目前已出租1027套。宁波市新修订的《宁波市公租房保障管理办法》规定,取得《浙江省居住证》、收入住房低于当地政府规定标准、学历、职称、职业技能等级、工作岗位、荣誉称号、新市民量化积分等其中一项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要求的非本地城镇户籍家庭,可申请当地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下步,待《宁波市公租房保障实施细则》出台后,我区将尽快制定公租房保障准入条件的具体标准,在实物房源优先保障镇海城镇户籍困难家庭的情况下,适当面向非镇海城镇户籍家庭出租。

四是加快保租房筹集建设进度。“十四五”期间,市级下达我区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任务数1.5万套(间),经初步分解,计划筹集1.66万套(间),其中招宝山街道1700套(间)、蛟川街道5200套(间)、骆驼街道3200套(间)、庄市街道2000套(间)、澥浦镇2200套(间)、九龙湖镇1300套(间)、贵驷街道1000套(间),目前已完成17个项目0.89万套(间)房源的认定工作。已筹集的项目中,除企业职工宿舍及面向园区内部出租的项目外,剩余项目15个,共计房源6911套(间),主要集中在招宝山、蛟川、骆驼区域,建成后可面向市场出租。

五是优化人才房租住供应体系。2020年7月,区委第十四届九次全会研究通过《关于深入实施“科创镇海·人才金港”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强区的决定》,明确“到2025年,新增人才安居专用房3000套以上”的工作目标。目前,已新增各类人才安居专用房项目5个,共计房源2216套,建成后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申请入住,并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租金优惠。另外,我区积极探索优化出售型人才安居专用房供应体系,给予青年人才优先购房支持。在新建商品住宅公开摇号销售时,预售住宅的50%无房户优先认购房源对符合条件的青年顶尖、特优、领军、拔尖、高级等人才无房户优先购买。同时,给予新来镇就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及技能型人才,给予每年 1 万元的租房货币补助,最高可补助三年;对于来镇就业的毕业 10 年内的高校毕业生,首次购房的,给予最高 8 万元补助。

二、商品房供应方面

您提出的商品房供应方面的建议,我局已组织专题研讨。其中,土地出让事宜由资规部门牵头负责,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定向供地商品房建设”超出我局职能范畴。当前我区商品房供应量较为充足,在建商品房项目可售面积约54万㎡,如九龙湖镇河山悦府、九著璟苑、庄市街道慧澜学府、芳辰路地块等项目,我局可牵头推进定向优惠团购,助力落实新进职工购房安家事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